“老爺,沒有臭味。”
李兆同給弘治皇帝一通解釋之後,蜂窩煤爐裡的蜂窩煤已經燒紅,李兆同在解釋的同時,還往爐子裡新增了兩塊嶄新的蜂窩煤,此時,上面的兩塊蜂窩煤也已經漸漸燒紅。
李兆同讓弘治皇帝、朱厚照、李東陽等人用鼻子去聞蜂窩煤燃燒散發出來的味道。
當然,弘治皇帝是不會冒險的,所以聞氣味的,是蕭敬。
蕭敬聞後如實回答。
“父皇,兒臣仔細聞了,是真的沒有臭味,看來李二沒有瞎說。”
朱厚照是好奇心極重之人,弘治皇帝不會冒險,他可不管這麼多,李兆同說可以聞聞看,他第一個就衝到了蜂窩煤爐邊上,使勁地聞,直到蜂窩煤燃燒產生的一氧化碳把他嗆到,他才停止。
然後他就興沖沖地回過頭向弘治皇帝彙報了。
弘治皇帝當然是臉色一黑,太子這般冒險,實在不是儲君所為,有失體統。
可他就這麼一個兒子,又有這麼多外人在場,他不好當初發怒,只好心裡想著,回去用打龍棍好好教育這混賬兩頓。
教育朱厚照的事情,自是之後再說,當前的主要事情,還是蜂窩煤和蜂窩煤爐的問題。
“賢侄,你敢確定這蜂窩煤真的無毒。”
弘治皇帝十分嚴肅地看向李兆同問道。
李兆同想了想,還是慎重為妙,於是解釋道:
“朱老爺,說真的絕對無毒,那是假的,燒木炭也不可能絕對無毒,要通風。
所以,小侄不敢保證這蜂窩煤絕對無毒,因為這蜂窩煤與木炭一樣,如果沒有得到充分燃燒,是會產生一氧化碳的,一氧化碳是毒氣。
但是,小侄可以保證,這蜂窩煤與煤礦裡挖出來的煤炭完全不一樣,燃燒並不會產生有毒的二氧化硫等毒氣。
其燃燒狀況,應當與木炭無異,只要在點燃蜂窩煤的時候,跟燃燒木炭那般注意通風,就不會使人中毒。”
弘治皇帝當然不知道什麼是充分燃燒,什麼是一氧化碳,什麼是二氧化硫,但是,他能夠理解李兆同所說的話。
弘治皇帝思索了片刻,問道:
“賢侄,這等於就是說,你這蜂窩煤經過了你說的那個什麼洗煤工藝,把煤炭裡有毒的東西洗掉了,讓它跟木炭差不多了?”
“陛下聖明!”李兆同躬身一拜。
“如此一來,百姓倒是多了一種取暖之物,確是好事。
而且以朕看來,若百姓用上你這爐子,還能做飯燒水,可不用薪柴。
如今京師附近的薪柴資源日益窘迫,百姓所用薪柴,還得去紫荊、居庸、雁門一帶關口砍伐,以致京城薪柴價格高昂。
有了這蜂窩煤,或許也能壓低京城薪柴木炭的價格,使百姓獲利。
不過,賢侄你這蜂窩煤,造價也不低吧!要說可解天下百姓受嚴寒侵襲,又買不起薪柴木炭之苦,朕確是不信。”
“不貴,只要朱老爺您允許,與小侄合作,蜂窩煤的價格小侄可使其低至兩文錢一塊;
單眼蜂窩煤爐的價格可低至五十文一隻;
三眼蜂窩煤爐的價格可低至一百三十文一隻。
小侄這個蜂窩煤爐很耐用,百姓買回家可用上好幾年;
這蜂窩煤同樣很耐燒,百姓使用單眼蜂窩煤爐,一天頂多也就使用五塊蜂窩煤。
如此一來,百姓一天的開支,也就十文錢多一點,遠比使用薪柴划算,而且還能取暖,抵禦嚴寒,如此又省了買木炭的錢財。
當然,小侄知道,百姓生活艱苦,是買不起木炭的,所以這蜂窩煤既能燒水做飯,又能取暖禦寒,於國於民,皆是百利而無一害。”
李兆同很清楚,這京城附近的大煤礦,也就是西山煤礦,而西山煤礦在大明的皇家陵寢禁地之內,所以這西山煤礦的土地,妥妥的就在皇家手裡。
另外,去西山開礦,可能還會涉及到風水問題。
李兆同融合的那道來自未來的靈魂的記憶中就有,在正德時期,也就是眼前的朱厚照當皇帝的時候,朝廷就下令禁止開採西山煤礦。
當時的理由是:“與皇陵京師相近,恐傷風水。”
所以,李兆同想要做蜂窩煤的生意,惠及天下,濟世安民,給自己續命,還真得講清楚其中的利害關係,得到弘治皇帝的首肯,甚至還得跟他合作。
不然,這生意做不成,這命也難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