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正一首先跟外婆說了祝福之語,崔興發跟著叫了一聲外婆,臉色紅紅的,語氣卻有點哽咽,眼眶一紅後,啥也沒說,先把酒給喝了。
外婆高興得合不攏嘴,或許這個春節對於她來說,也是別具意義的一個春節。
其實真說起來,李父的感觸最深,以往一到年關,兩口子只能私底下一起唉聲嘆氣,感嘆生活之艱辛與不易。
林遠圖和邵琴兩人暫時沒有孩子,還不知道上有老下有小,卻要苦苦煎熬的心酸。經過年前幾個月的飯店經營,他們看到的是對未來的希望。
李正一倒是沒什麼太深感觸,心情相對比較平靜,經過前世幾十年的錘鍊,說心如止水那是扯淡,但一般的事情想要讓他心潮起伏難平,也不是易事。
接下來各自互相敬酒,言語間洋溢的都是開心和歡笑。
李正一微微笑著,不言不語地看著眼前的情景,這是李正一前世今生都不曾體會過的幸福,重生帶給他的,不僅僅是希望,還有這些曾經以為再也無法得到的溫馨和暖意。
幸福是什麼?
一萬個人中,或許有一萬個答案。
但如果此時有人問李正一這個問題,他會告訴對方,幸福就是眼前的場景,不用太有錢,有歡聲、有笑語、有發自內心的喜悅就已足夠。
吃完飯,就是圍爐守歲,看春晚,給壓歲錢。
依往年的情景,給壓歲錢的應該是李父李母,上有老下有小,中間的才是頂樑柱,所以發紅包的都是中間的。
等到子女長大,能夠自力更生後,中間的頂樑柱開始退居二線,新生一代走上發壓歲錢的前臺。
所以今年,李正一早早地做好準備,沒有讓李父李母再操心這件事。
李正一準備的紅包有四份,分別是外婆一份、父母一份、小舅媽邵琴一份。其中前面三份是孝心,後面給邵琴的一份,是她大半年辛勤工作的紅包,也是所發紅包裡最大最厚的一個。
紅包鼓鼓的,很厚實,讓接手的邵琴有些猶豫,但守歲規矩,紅包大小多少不能嫌棄,也不能推辭,所以只能收著。
至於小舅和崔興發就沒給他們準備,前者屬於家中的頂樑柱,是發紅包的人,不是收紅包的物件,所以李正一自然忽略掉,反正林遠圖也懂;後者崔子跟他是平輩,沒有理由發紅包,只能由父母這邊給。
林遠圖等李正一發完紅包,他才摸出一模一樣的紅包包裝,分別遞給自己的母親和妻子,還有一份給崔興發,這是把他當成還沒獨.立的晚輩看待。李父李母這邊,林遠圖是不用給的,屬於平輩。
李父李母雖然由李正一代勞頂替,但還是每人拿出兩份紅包,一份給自己的母親和岳母,一份給崔興發。
電視正在播放著春節聯歡晚會,守歲完的一家人圍著炭火,看到黑土的小品時,被他們精湛的表演徹底征服,早已笑得前仰後合,不可自抑。
看完小品,趁著空檔,李正一走出房間,開始撥打電話。
有人說,看一個人是否成功,只要觀察他除夕夜接聽和撥打電話的比例就知道。
李正一隻能打電話,所以根本就談不上成功二字。
分別給段成文、莊叔、莊向秋、程立生、許有才等一干人打完電話,再想要撥打時勝傑的電話時,卻意外接到對方打來的問候電話。
接下來,林文星、李勇、鬥雞眼、王立順兄弟、康世巖等網咖幹活的熟人,彷彿約好的一般,接二連三地打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