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序章四 (2 / 2)

皇后於正殿坐下,雖然儀容明顯是經過整理的,但是依舊掩蓋不住紅彤彤的眼睛以及眼角的淚痕。皇后直接開門見山說到:“各位大人平身。先帝崩,為大宋今後的基業,如今必選要擁立一個賢明的新帝。”

此時,下面的大臣瞬間炸開了鍋,朝中已經有太子了,還擁立什麼?其中一位大臣道:“皇后娘娘,國有太子,家有儲君,今先帝駕崩,應當立即召太子上殿繼承大統。”

只見另一個大臣道:“今日先帝駕崩,但太子卻未被召見,也不曾在皇上面前服侍,盡人子孝心,可見皇上對太子並無信任。皇后娘娘,皇上臨終前可曾說過誰來繼承大統嗎?”

李皇后說:“沒有,先帝只說,使賢明之人繼任國君。”眼淚又順著眼角留下,那手帕擦擦眼角。

那位大臣道:“皇后娘娘節哀。看來先帝也看出太子能力尚不足,所以臨終前並沒有召見太子,很明顯就是讓我們另立一位更有能力的人繼承大統。”

“笑話,先帝突然崩殂,來不及下令召見太子也是很有可能,皇上既已立太子,太子當之無愧是皇位的最佳人選。”一位大人說道。

瞬間朝堂之上分成兩派,一派是擁立太子,一派是另立新君,指責太子不合適的。當然,還有一些人緘默不語,就看那邊的形勢強跟隨哪派。無怪此種情況,自先帝病重,朝堂的大臣就已經開始行動了,一部分就已經開始向太子那端示好,還有一部分就王繼恩早已串通一氣的,如今誰成皇上都將關係到自己今後的仕途命運,無論如何都要力爭。

此時,王繼恩喝到:“諸位大人請先肅靜,讓皇后娘娘定奪。”

皇后平復了一下情緒,說:“先皇在時曾說,太子此人太過仁厚軟弱,若非是大皇子元佐患失心瘋,而二皇子元僖又因病去世,也不會立趙恆為太子。”頓了頓,然後又說到:“最近太醫已說,說大皇子的瘋病已是無礙,想來大皇子少時就深得先帝喜歡,悉心栽培,行為做事也深得先帝之風,相比太子更為合適。”

皇后此話一出,下面的大臣表情各異,有些是繼續為太子力爭的大臣,還有些是惋惜悲痛的,覺得自己投錯了人,為自己今後擔憂,還有一些沒有表態的也慢慢的向那些擁立新帝的大臣們委婉示好。

這一切呂端都看在眼裡,心中卻對那些人嗤之以鼻。此時,呂端突然一副恍然大悟的模樣,對眾人說道:“對了,老臣想起來了。先帝於我這裡有一份遺詔,說是他百年歸天之後,便可拿出示人。今先帝駕崩,我覺得是應該拿出這份遺詔了。”

幾位面如死灰的大臣瞬間就如同抓到救命稻草一樣的說:“呂大人,您怎麼不早說啊?快快將遺詔拿出來吧!”

“遺詔,什麼遺詔,不曾聽先帝說過他留有遺詔。”王繼恩想著,表情瞬間凝重了起來,又想起先帝駕崩的時候,嘴角那一抹冷笑,說到:“呂大人,你要想清楚!此事可不能亂講啊。”

“事關重大,我乃當朝丞相,難道還會信口雌黃不成?!”呂端對著王繼恩說到。

“那你怎麼一開始就不將遺詔拿出呢?”

“這遺詔放著我這裡有一段日子,加上老臣年事已高,有些事容易忘,方才各位大臣討論之時才回想起來,看來我真的要退位讓賢了,呵呵。”呂端笑著說道。“我現在就去把遺詔拿來。”

拿來!?遺詔現在不在他身上。那就好辦了,只要在呂端之前拿到遺詔,還不是隨我修改。王繼恩趕緊湊過去對呂端說:“呂大人也說了,自己年事以高,這等拿東西的粗活就由小人代勞去取吧。遺詔您放在哪裡了?”

“遺詔在中書省的詔書閣。就在正桌旁的第三個櫃子上面抽屜裡?”呂端回憶到。“不對,是在第四個還是第五個來著?上面還是下面?”

王繼恩見他不知所然,心裡也很是生氣,好你個老東西,都糊塗到這份上了還有臉皮的在這裡當丞相。

“這樣吧,王公公,您隨我一同去取吧。”呂端隨即說到。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