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之王》票房分賬又有五六億美金,換算成軟妹幣是三十多億,產值太高。
CLG文化被世界品牌實驗室,連續三年評價為世界品牌500強也是有道理的。
當然海外票房分賬,要半年左右才能到賬,CLG文化執行長張和也沒有太在意,公司現金流太健康,健康得錢太多都開始悄咪咪收購國外企業,好似前面提及的“數字音樂中間商”,也不知道囤積多少版權。
楚舜是支援的,這樣拍攝電影,要找配樂時,也不用太麻煩。
“張總,《時代》週刊的記者已準備好了。”秘書報告。
“我馬上過去。”張和頭也不抬地回答,要先將手中這份策劃看完。
在拍攝菊次郎時就入職,擔任了十一年太一影業執行長,以及三年CLG文化執行官的他,已有六十來歲,頭髮因為禿頂佩戴了假髮。
十幾分鍾後,處理完手上的事,來到會議室,《時代》週刊的幾人早已等候多時。
為首的漢奎德,是位四十多歲的白種人,有點顯老,特別是額頭和眼部的皺紋。
“漢奎德先生等候多時。”張和帶著歉意道:“突然有一份檔案,所以耽擱了時間。”
桌面的紅茶沒有動過,漢奎德表現還是比較緊繃,他道:“作為CLG文化集團執行長,張先生每天一定非常忙碌,很感謝先生能夠為我們《時代》抽出時間。”
“我們《時代》亞洲刊,要做一期[亞洲娛樂之王]的專欄,一共四期,首期開由張先生作為封面人物是最合適的。”漢奎德遞出一份檔案,是接下來採訪的大概內容。
週刊同行的三人屬於是助手,負責記錄,負責拍攝以及中文翻譯,必要時會用中文詢問一些問題。
張和大致看了看,亞洲娛樂之王共挑選了四人,除了他之外華夏現任中影CEO郭濤,索尼影視(島國)娛樂掌門人,H國韓國文化放送株式會社的會長,也是MBC電視臺的所有公司。
的確對亞洲娛樂圈影響很大,索尼就不必多說,簡單講講MBC電視臺,凡是熟知的韓流電視劇、綜藝基本都是這個電視臺播出,礙於H國影視圈的特殊審查制度,簡直是土皇帝。
楚舜的地位如何也不好回答,反正是幫他管理公司的張和,被認為是一舉一動影響亞洲的娛樂之王。
“可以,這些沒有問題。”張和都看了,專訪問題正常。
“那麼我們開始了。”漢奎德示意同事做好準備,第一個問題:“前幾日泰國三大娛樂公司之一GMM(亞洲格萊美傳播股份有限公司),和CLG文化達成戰略合作,購買了包括《泰坦尼克號》在內的播放權市值大漲。”
“有人說,只要有CLG文化加持的娛樂集團市值都會大漲,請問張先生作為集團執行長,有什麼看法?”
“首先對這種說法,我持有否定態度,雖然的確和公司簽訂了合作方案的幾家公司市值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可不能神話任何公司。”
張和比較理智地回答問題,他道:“之所以造成這個情況,很顯然我們擁有娛樂圈最大的寶藏,楚舜導演拍攝的電影版權。”
好嘛,漢奎德聽懂了,不能神話公司,所以神話人?可抬出楚舜,的確是無解。
“我們知道,CLG文化集團在H國和荷蘭、芬蘭都建立了分公司,對於分公司地點的選擇,是如何抉擇?”漢奎德繼續下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