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拍戲不在乎票房> 第581章 震撼的羅伯特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581章 震撼的羅伯特 (3 / 3)

羅伯特:“……”

過分了,凡爾賽過分了,雖然很多勳章不認識,但從認識的來看,掛著的一百多枚是全球各個國家含金量很高的勳章,不是隨便交錢就可以獲得的野雞勳章。

兩百多枚仔細算算真不多,楚舜拍攝二十多年,也就是每年獲得十枚左右,絕大多數都是讓人代領。

緊接著小湯姆和羅伯特來到“書房”。

為什麼要打引號,因為實在是太大,目測面積不小於九十平,整整齊齊陳列著博物櫃,然後博物櫃上擺放著獎盃。羅伯特是有心理準備,然而眼前這一幕還是讓他愣了許久,獎盃太多,他一輩子都沒有見過如此多的獎盃。

“有點多,平時也沒有整理。”楚舜道。

“這是有點多?”羅伯特忍不住反問,然後說道:“一眼望去有好幾百個獎盃!”

“終身成就獎比較多,具體數量也沒數,三四百個應該有。”楚舜靦腆的笑了笑。

今天真是美好的一天,羅伯特接連受到暴擊,見過大風大浪的導演尚且如此,何況是攝影師,小湯姆失去思考能力,只會阿巴阿巴。

全世界A類電影節有十五個,其中楚舜獲得了十個電影節的終身成就獎。

B類電影節有三十二個,其中有二十四個電影節都頒發給楚舜終身成就獎。之所以還有幾個沒發,實在是專業不對口,之前說過B類電影節是專門型別的競賽電影節,例如加爾各答國際電影節核心是女性導演競賽單元。孟買國際電影節核心處作競賽單元,楚舜的處作是《六格》,檔次抬高。

另外的c類和d類,以及非著名A類零零散散算起來受到國際電影製片協會認可的,加起來有一百六十多個,只要有終身成就獎這一塊,絕大多數都會選擇頒發給楚舜。

有小夥伴或許會說一百多個電影節太誇張,就拿義大利來說,他有著名的威尼斯電影節,但也有都靈電影節、米蘭電影節、遠東電影節、羅馬電影節,甚至還有義大利中國電影節,所以真別覺得國內電影節太多,比起歐美算少了。

楚舜的終身成就獎加起來都有上百座,再加上其他獎項。

“那個楚導,這些我們都能拍下來嗎?”羅伯特試探地詢問。

“隨便拍,獎盃本來也不是什麼見不得的事。”楚舜說道。

羅伯特高興了,拍醒了阿巴阿巴的小湯姆,要把這些全部錄製,放到《隨音樂2》中。

《戰爭之王》後期製作是楚舜拍攝二十多年電影以來耗時最長的,採音難還有卡溫進行後期錄音,電影的人物自白和動物世界的旁白不同,是需要很大的感情,例如“每年死在抽菸上比死在武器上多得多,但是他們也不是照樣賣,我賣的槍至少還帶安全栓”、“往往最殘忍的暴行都出自聲稱自己為自由戰士的人們”等,都需要細微的自白變化。

前者是自我辯解,要流露出自信,連自己都騙了的自信,後者是局外人的感嘆中夾雜少許憐憫。

“卡溫再來一次”、“可以再來一次”、“喝口水再來一次吧”、“卡溫繼續”……

羅伯特拍攝完配音都是十二月初,電影后期製作完畢到十二月末,再確定上映日期。和以往不同。

以往是楚舜和中影、迪士尼說一聲,基本就他決定,這次聯合國新聞部還提出了建議,建議明年十月2日,這天是國際和平與民主鬥爭日,聯合國的建議很好,但太久了還要等十個月。

電影宣傳大半年在各國都很正常,可對楚舜來說,就特別異常。在經過商談後,就確定4月15日,是非洲自然日,大概還有三四個月宣傳時間也合適。

在討論結束後,楚舜找到老熟人迪士尼影業比伯,談了談排片率的事,哪知道話語還沒說完,就被打斷。

“船長我們合作這麼愉快,還用說嗎?”比伯說道:“全美排片率不可能低於百分之二十,無論有多少大作上映,我們迪士尼影業都可以做這個保證。”

一方面是迪士尼影業的實力,一方面是美利堅院線老闆對楚舜上座率的認同,電影院是要掙錢的,電影上座率越高,電影院掙的錢越多。

“《戰爭之王》主題是反戰,而販賣軍火最嚴重……”話語說一半就成,楚舜也不好當著面攻擊別人國家,即便說的是事實。

“難怪不舉辦內部看片會,原來是有攻擊國家的劇情?”比伯懂了,之前電影都是有內部看片會的。

“沒有看片會是聯合國希望的,倒不是因為這個。”楚舜說道:“不過的確擔心美利堅政府會出面限制排片。”

“我必須糾正一件事,從根本意義上,美利堅沒有國家這個概念。”比伯說道:“美利堅是共和黨與民主黨輪流掌權,有共同目標的群體,他只是一個群體。”

好傢伙,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人間清醒嗎?楚舜一時之間都不知道該說什麼。

“除非侵犯群體三分之二的利益,否則在群體裡什麼都合理。”比伯說道:“什麼是自由,是有支援同性戀有反對同性戀,是有人禁槍有人推動每個家庭都有一支槍,政府有兩個黨派,你攻擊一個肯定會有另一個支援,況且電影是掙錢的生意,美利堅人沒有人會和掙錢的生意過意不去。”

不得不說這番話有讓楚舜放心,比伯表示自己見過大風大浪,一部反戰電影,還能有《熔爐》掀起來的風浪更大?

而比伯很顯然是低估了楚舜的影響力。

說說居伊、茲勃、歐迪亞三位導演各拍攝的三部短片,為了不內卷自己打自己,分散參加五個短片電影節,十月訓練營本來預計是一個月,在十二月初就應當送孩子們回家,由於第一次再加上歐迪亞和居伊拍戲都有點拖,唯有作為商業導演的茲勃按時完成,首次訓練營延期半個月,十二月中旬孩子們才各回各家。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