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確,在監獄呆了大半輩子,完全和社會脫節,瑞德的話讓安迪等人沉思,當然也有獄友不相信,認為自己肯定不會這樣,更多的囚犯是擔憂害怕自己變成這樣,此處鏡頭沒給安迪,但透過其他囚犯的表情,足以讓人想象出艾迪的內心。
畫面給到老布,獲批假釋的他已換上一身筆挺的西裝,戴上圓頂帽,將養的烏鴉傑克釋放,步履蹣跚地走在大街上,他有關節炎。
他入獄時大清都還沒亡,而出獄後二戰都結束;入獄前汽車是稀罕物件,道路主力還是馬車,出獄後車水馬龍熙熙攘攘好不熱鬧。
可惜這熱鬧沒有讓老布恍若新生,只有陌生。
老布被假釋後委員會是給他安排了一間公寓,以及超市的工作,老布他努力工作,可是關節炎犯病時雙手疼痛不聽使喚。
下班後,老布唯一的娛樂活動是到公園喂鴿子,這是全片唯一脫離瑞德的獨白,轉為其他人的片段,想來也合理,瑞德又沒有跟著被放出來。
老布希望看見傑克,但傑克沒有再出現,晚上他睡覺噩夢連連會從夢中驚醒,家的定義很廣,但有一條是給人安全感,新住所不能給老布這種安全感。
又一天,老布再也受不了沒有安全感的提心吊膽,手持小刀在牆上刻著“老布,到此一遊”,上吊自殺。
屍體猶如鹹魚那般,掛在房樑上搖晃。
在場所有觀眾都僵住,那感覺彷彿背後是間冰庫,突然開啟庫門一陣冷風席捲而來。
“為什麼要自殺?”
“體制化,好可怕的體制化,恐怕只有監獄才能給老布安全感吧。”
“可以再犯事進監獄啊,我不接受這種自殺。”
“老布獨白也說了,他老了已經不能再折騰。”
竊竊私語,《看電影》主編李武很激動,他完全沒想到老布出獄後的結果是自殺,可仔細又一想,這似乎才是最合理的結局。
“前面很多地方出現鋪墊,老布向安迪介紹圖書館時,好似在介紹家中成列的獎盃,明顯說明對監獄有歸屬感。”
李武嘆氣分析:“還記得那隻叫傑克的烏鴉嗎?一開始介紹烏鴉是摔下來,老布說要照顧到傷好轉,但烏鴉翅膀痊癒也沒有飛走,直到被強制放生,那隻烏鴉就是老布,在習慣被照顧後,在喜歡監獄後,再也離不開了。”
旁邊的觀眾聞言,有很多話想說,可話到嘴邊什麼也說不出口。
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習慣太可怕了。”
在監獄的安迪知道此事,是因為收到老布來信。老布沒有其他朋友了,兩人在圖書館共事多年肯定也是忘年交,老布在信中給海伍德道歉。
[像我這種老頭子,他們是不會在乎的]老布信件中留下的話語,言不由衷,從他死前刻下字來看,他也想被人記住,但是想要融入社會無果。
《肖申克的救贖》節奏是打一棒子給個甜棗,所以立刻甜棗掉下,安迪讀完信件,預備返回工作崗位監獄圖書館時,被叫去典獄長辦公室,因為收到一批書,以及一封信件,這些東西都是給安迪的。
開啟信件,是州參議院的回信,鑑於一再寫信詢問,特意撥款給監獄圖書館,兩百美金,還捐贈一些雜物和書籍,特別是回信最後一句話“此事已瞭解,請勿再來信”。
很好,州參議院被煩怕了,因為安迪每週寫信持續六年,時間和堅持的力量是龐大的。
安迪在負責整理書籍和捐贈的雜物時,發現一張黑膠唱片,是義大利歌劇《喔,我親愛的爸爸》,他做出一個很不符合他冷靜性格的舉動。
他反鎖屋門,用廣播收音讓肖申克監獄所有囚犯都能聽到歌劇,聲音太大肯定驚動獄警,上廁所的獄警連大號都不拉完了,趕緊提褲子手提警棍,奪門而出。
獄警們不停地敲門。
“這是為什麼?難道只是為了回味以前的生活?因為在監獄的重要性,有些膨脹?”
“不是,從全片都能看出,安迪個性是有規劃的那種,他應該是被老布的死刺激,提醒自己不想被體制化。”
“我認為是自由,安迪在追求自由,好像在屋頂要啤酒,此刻他聽著音樂,和當初看眾人喝酒時露出的笑容差不多,他在享受一刻的自由。”
“更贊同為了自由,聽歌劇不一定代表自由,但在監獄能夠聽到,卻是自由。”
安迪的行為讓觀眾議論紛紛,而監獄們的囚犯們,聽著廣播中從未出現過的歌劇,全部都呆愣在原地,歌聲如同美麗的小鳥飛來,瓦解圍牆的冰冷。
雖然聽不懂歌劇中兩個女人唱的什麼,但瑞德感覺自己的思緒翻越灰色的監獄,和歌聲一齊衝上藍色天際,那一刻整座監獄都獲得了短暫的自由。
享受自由的代價是昂貴的,特別典獄長諾頓被鎖在外拳頭正在不停地砸門,要求安迪關閉音樂,後者不僅沒有關,反而將音量放大……
最後安迪被關進小黑屋兩週,要知道前面姊妹幫伯格斯把安迪打得半死才被關七天,這足以證明典獄長的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