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我拍戲不在乎票房> 第466章 且聽龍吟!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466章 且聽龍吟! (3 / 5)

陸光達喝咖啡,忽然感覺咖啡味道不對,準確說是水不對,沒有苦澀和鹹味了,抬頭詢問警衛員,後者說是總指揮要保證專家們的淡水供應。

提到咖啡,劇情聯想是王茹慧,有次不知道丈夫回來,所以家裡咖啡沒有了,有次是為丈夫泡了咖啡,只能讓警衛員轉交。

熒幕裡,劇情輪到王茹慧處,兩位軍人受原子彈的總負責人陳志忠將軍的邀請,給軍方講解基礎的物理知識,第一遍時王茹慧有些懷疑自己耳朵,疑問“找我?”。

組織的不信任,王茹慧一直知曉。

也不能說是不信任,準確說是不能百分之一百地信任,原子彈的重要性,讓國家不能有絲毫閃失,現邀請是代表國家願意百分百信任王茹慧的開始。

經常有老師說,“你們是我帶過最差的一屆學生”,到王茹慧這邊是最猛的一屆學生,端端正正坐下面的學生都是肩膀上抗星的存在。

另一邊,原子彈的各項部署也陸續竣工,即便有遇到問題,但只要有耐心,辦法總比困難多,例如測試裂變過程的辦法,就是土方法,架設相機。

陸光達也聽從中央的指示回首都開會,在臨別之際馮石將軍想知道引爆的準確時間。

原子彈進步斐然,美國佬就不開心了,口出狂言要將華夏的核武器研究扼殺在萌芽中。

華夏從來都不是一個任人威脅,受人宰割的民族,越被抵制,越要辦,中央決定在1964年的年底,正式引爆第一顆原子彈!

“我們的國家和人民,比任何時期都需要有這麼一聲憤怒的吶喊。”

核材料的生產、中子引爆裝置、理論設計、實驗場地所有一切都以64年底作為基準。

原子彈起爆材料取得重大突破。

一比二核裝置聚合爆轟產生中子實驗成功。

美國佬在朝鮮阻擋不了華夏軍人,在核武器研究上也阻擋不了華夏。

陸光達帶著好訊息回到羅布泊,馮石將軍聽到64年底為準確的引爆時間,非常開心,讓警衛員去弄點吃的,無論是醃蘿蔔皮、花生粒都行,但警衛員卻告訴基地總指揮,什麼都沒了。

此處有個歷史背景,六十年代三年大饑荒,無數人在饑荒中死去,作為原子彈基地,糧食肯定也是先供給,可壞就壞在屋漏偏逢連夜雨,洪水沖垮鐵路,糧食被堵在河西走廊,也就是現在武威、金昌,張掖那塊。

糧食大危機說來就來,目前基地有近千人得了夜盲症,三千多人拉肚子,最嚴重的兩百多人浮腫已下不了床。

夜盲症是缺維生素A,浮腫是缺鹽,都是缺少攝入,但即便在如此困難之下,在大會上馮石也決定,先保障科研人員的飲食。

“有一粒糧要讓出一粒,沒有糧讓菜,沒有菜讓樹皮讓樹葉,必須保證知識分子,只要有一口吃的也要保證他們。”

馮石說完後,詢問同意這個決定的舉手,所有軍官都舉起手,沒有絲毫猶豫,很難以想象這是什麼樣的信念。

“我不同意。”此話是陸光達所說。

陸說他去過施工現場,戰士們每天的勞動是非常辛苦的,並且在基地裡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總結出來就同甘共苦。

麵湯煮樹葉,鹽水煮樹皮,唯一的一點糧食——饅頭,但也真是小饅頭,基本上兩三口就吃完。

為什麼先烈不可辱?

因為在這種環境下,李一凡依舊會說“我飯量小,給我半個”,連長依舊會把自己的半碗麵湯給倒給更年輕的戰士,即便在最艱苦的時刻,也想讓其他人多吃點。

可即便如此,周圍榆樹葉的樹皮都被拔乾淨了,還是不夠吃,運糧車還要有三天後才到,馮石將軍找到陸光達,又想說把剩下的一點糧食全部給科研人員,剩下的人捱捱也就過去了。

陸光達再次堅定地表示要與整個基地一同接受考驗,人是需要精神的。

在三天中,白天聚在一起,高聲唱著解放軍的軍歌:“向前向前向前,我們的隊伍向太陽。腳踏著祖國的大地揹負著民族的希望,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夜晚,播放電影《上甘嶺》,一起合唱電影中的插曲《我的祖國》,“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我家就在岸上住”。

上甘嶺電影有類似的劇情,志願軍守在上甘坑道,因被敵人包圍,再加上坑道內嚴重缺水。

即便如此也沒有想過突圍撤退,因為接到命令,要儘可能拖住敵人爭取時間,在本地人民志願下,他們頑強守了上甘嶺二十四天,其中有一幕是指導員在生命的最後一刻唱出我的祖國……

上甘嶺的劇情,和熒幕中羅布泊繼續戰士們的情況相差無幾,兩兩重疊展現了華夏軍人的堅毅!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