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不起”×2
六十多分鐘後來到夏鎮,還好今日不是夏鎮趕集時間,否則九座suv太大,不好過路。
雖然另修了一條路,可運輸方面有安排,所以大概還有五百米左右,就把車輛停在臨時車庫,步行過去。
“搭建得惟妙惟肖。”聯文山誇獎道:“我看過紀錄片,夏鎮的這核基地,和當初羅布泊實驗基地差不多。”
“搭建時,就專門請專家規劃,國家給了很多資料支援。”吹哥道。
“吹爺,這條公路不會是劇組過來修建的吧?”李前男詢問,新公路很明顯,一眼能看出來。
“是楚匯出錢修的,因為運輸很多東西對交通不方便。”吹哥解釋道:“楚導對修路很有經驗,也認識靠譜的工程隊。”
修路很有經驗……這都是什麼神奇經驗,聯文山一行人無言以對。
“聯導還有各位,是先參觀一下佈景,還是直接去拍戲片場。”吹哥道:“楚導正好在拍攝一場大場景排程的戲份,是長鏡頭,需要很多準備時間,所以才沒辦法抽身。”
“理解,拍攝更重要。”聯文山說道。
並且一聽長鏡頭,聯文山等人瞬間來精神,佈景什麼時候看都行,又跑不了,可長鏡頭過了這村就沒這店。
前面科普過,長鏡頭和一鏡到底的區別,但對絕大多數導演來說都是“信仰”,和遊戲王決鬥者,明知道召喚出被譽為內奸龍的“奧西里斯的天空龍”,輸的機率很大,可一旦有機會,絕對會毫不猶豫,因為那是三幻神!
地球上連某郭小四都用了一長段長鏡頭,更像是MV拍攝方式。
一行人風風火火到片場,楚舜身體力行地給演員們講戲,長鏡頭是講排程。
地球上原版此處不是長鏡頭,但楚舜認為從搶險救器械,再到陸光達與妻子的愛情,兩者行雲流水地結合在一起更好,那個時代不是沒有愛情,而是為了國家,很多愛情都排在後面。
從一隊士兵搶險中的鏡頭,然後再給中遠鏡頭,數十位士兵入境的搶險工作。
利用“嗚嗚”引擎聲,把鏡頭對準陸光達,陸光達往回走幫助搬運器械,他返回是要知道還有多少器械沒有運走。
跟著陸光達,再看到一輛黃河JN150卡車在泥坑裡走不動,拉出遠景,上百輛卡車都是如此情形。
“讓我來”以臺詞轉回個人搶險,發展到中景連結近景,陸光達和妻子愛情,最後再續上咖啡罐在積雨冒頭。
只有短短八分鐘,要包含如此多細節,囊括上百人,毫不誇張的說,比地球諾蘭《敦刻爾克》五分鐘沙灘長鏡頭難,是能跑進影史top10的難度,也難怪楚舜會小緊張。
楚舜之所以如此安排,還有私心,《橫空出世》作為獻禮電影,楚舜要讓這部電影永遠釘在世界電影史上,只要說起長鏡頭,就不能忽略。
什麼叫文化輸出,這就叫文化輸出!
還有一點,以楚舜目前在影壇的地位,只要他拍攝出來,就不可能得不到正確評價。
過來的聯文山、李前男、肖陽等十人,在聽聞幾分鐘的長鏡頭的拍攝計劃,所有人的表情就好似印度開始談人權了,非洲開始講和平了,簡直驚悚。
“光聽到這拍攝計劃,我都感到頭皮發麻。”聯文山深吸一口氣,感覺有點肝疼。
肖陽聽聞後狂掉san值,用僅有的理智分析道:“這需要的排程能力,真是人能辦到的嗎?不說上百人的排程,也不說要中景、近景、中遠景的來回拉推,還要造雨,別說長鏡頭,要成功拍攝這組鏡頭都太難。”
“難度真的太多,如果完成,不是影視第一,也絕對是影視前三難度的長鏡頭。”李前男說道。
其他討論聲也加入:“太難,如果不是校長,我直接認為不可能完成”、“即便是校長也難吧……太多環節,錯了一環都是重來”、“想都不敢想”等等。
在議論紛紛中,楚舜那邊親身示範完成,正式開始拍攝,造雨器開始運作,嘩啦啦的大雨,稱得上大雨磅礴,聯文山眾人之前說知道要造雨,可沒想到這麼大,難度又是呈幾何上升。
開始拍攝,楚舜穿著雨衣拿著對講機在現場,他也能感受到難度,在攝影棚指揮是不行的。
開始比較順利,一隊士兵搬抬木箱的背影,楚舜在旁邊指揮著攝像師的推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