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網友:“我認為可以等楚舜導演的新電影上映後再說。”
印度網友:“還用說嗎?《魔法遊戲》我都看睡著了,比得上楚舜導演作品序列中的任何一部嗎?”
德國網友:“等等再看,但魔法遊戲我真的欣賞不了。”
俄羅斯網友:“魔法遊戲爛電影,奧斯卡也爛成一堆,淋上伏特加可以一把火都燒了。”
巴西網友:“感覺魔法遊戲導演自己都沒想到,可以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
義大利網友:“世界四大電影獎項?難道不是隻有三大嗎?”
……
也如同楚舜所說,即便面對全世界的質疑,奧斯卡也穩如老狗,沒有發表任何解釋公告。
奧斯卡被質疑也不是一兩天,地球上《計程車司機》、《肖申克的救贖》顆粒無收,再到《莎翁情史》橫掃奧斯卡,受到的質疑太多,裝死都裝出經驗了。
風風火火的“質疑事件”,明面上最受益的要數楚舜,《海邊的曼徹斯特》省下龐大的宣發費,全世界都期待五月一號,106屆奧斯卡最大的遺珠公映上。
迪士尼影業樂見其成,所以在接下來的兩個月時不時就拿話題出來熱一熱。
涼了沒關係,熱一熱還能炒。
也是連續調教兩個在好萊塢沒什麼名氣的演員獲得影帝,太一影業收到了更多來自好萊塢明星的郵件。
除此之外還有另一個新聞,悄悄登上好萊塢推特熱搜第一。
起初是推特上叫做蓓昂斯的女星發了個帖子:“我聽說在華夏,楚舜導演的外號叫校長,是什麼原因?”
本身蓓昂斯只是好萊塢二線,也引爆不起太多討論,但第一時間艾梅麗回覆。
[一方面是因為楚舜導演熱衷慈善捐贈了很多學校,另一方面是之前楚舜導演在華夏培養看很多優秀的演員,這些演員都稱呼為校長。]
艾梅麗說得有理有據,前半句話沒問題,後半句話純粹是自己腦補。
關鍵是聽起來很有道理,於是乎當今好萊塢最炙手可熱明星也跑來蓓昂斯下面留言。
瑞亞·安德森:[我剛知道,如此說來我肯定也應該稱呼楚舜導演為“校長”,是楚舜導演教會我演戲。]
瓦倫蒂娜:[楚舜:你甚至都不願意叫我一聲校長。不知道,為什麼感覺楚和馬龍·白蘭度重疊了,但我還是很願意叫校長的。]
克魯茲:[我也願意叫校長。]
不僅如此,還有璐璐、奧斯登、黛米·莎拉等人紛紛跑出來稱呼楚舜為校長。
瓦瓦和瑞亞這兩人就算了,因為這兩貨一開始的確是花瓶,的確也算是楚舜教導的演技,但克魯茲、奧斯登、璐璐三人,本身要麼獲得奧斯卡肯定,要麼獲得了歐洲三大肯定,就一起拍攝《忠犬八公(歐洲版)》,可這部電影主角是狗子。
霍伯·哈迪:[表演學院校長,我認為楚舜導演是當之無愧的。]
一股腦好多明星留言,二線小明星蓓昂斯自己都呆了,她隨隨便便發一個疑問推特,沒想到吸引了一大群當紅明星的回覆。
楚舜為什麼被叫做校長,本來在國內是很明確的事,可被艾梅麗“賦予”了一層含義後,就有點模糊。
五月一號勞動節,放假五天。
在全世界的期待下,《海邊的曼徹斯特》全球公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