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維來到索尼婭的墓前,他告訴索尼婭現在家裡多了一隻流浪貓,必須保證讓貓不會凍死,走時怕索尼婭誤會,還表示流浪貓從他見到就長這樣子,不是他造成的。
影片進行到此處,開始對前面鋪墊進行交代,歐維喜歡孩子,因為曾經索尼婭也懷孕,他還彷徨過一段時間害怕自己不能成為好父親,但索尼婭鼓勵他,一定能夠成為最好的父親。
情侶間總有小習慣,歐維和索尼婭的小習慣是——索尼婭會伸出一根手指,讓歐維握住,兩人相處會讓觀眾會心一笑,對於歐維來說,索尼婭是最懂他的人。
但也正是如此,才讓劇院觀眾會心一笑中又有些苦楚,因為索尼婭走了,並且目前來看,似乎是懷孕期間出事。歐維身邊沒有孩子,家中也沒有孩子照片……到底出了什麼意外,也如聽風鉤子一樣,吸引人想知曉。
翌日,由於歐維沒答應教帕維納開車,所以帕維納找到安德烈,這個男人在前面劇情出現過,是前面經常在社群遛狗女人的老公,也是現任的居委會的會長。
歐維深知安德烈車技,比帕維納的老公還爛,挺著大肚子萬一出點事怎麼辦,所以歐維先是拿了綠色實習條,貼在汽車後面保險槓,然後也“隨便”指導一番。
坐在副駕駛上,歐維指揮著帕維納開車,但是一處紅綠燈前,後面的車輛持續按喇叭,帕維納又起步熄火,再加上懷孕情緒本就容易激動,兩兩疊加壓力太大讓她哭泣。
祖安老頭再次出現,他下車直接把後面按喇叭的司機提出來,告之再吵吵,按喇叭將會成為你生前做的最後一件事,儒雅隨和的態度把司機嚇一跳。
沒有後面汽車的催促,帕維納啟動成功,為安慰帕維納,歐維領著她去了一家麵包店,這家店是以前歐維和妻子最喜歡來的店,更早時還和魯尼家,兩個家庭間經常外出遊玩。
帕維納感覺奇怪,雖然她剛搬來沒多久,可也能看出歐維和魯尼關係不算好。
插入一段往事,歐維和魯尼兩人幾乎是同時搬入社群,之所以成為朋友是兩人性格相投,都不允許機動車在社群駕駛,還有每家每戶豎立在門口的郵箱,社群門口的指示牌、警示牌,不是社群自帶,而是歐維和魯尼兩人安置,那時前者是居委會長,後者是副會長。
“難怪歐維一直說魯尼傳送政變,並且還說新來的住戶會毀了他們建造的一切。”麥克斯心道,這一段解釋了全面歐維的話。
歐維和魯尼的關係,應該不會因為居委會長的位置鬧矛盾吧?麥克斯感覺從電影塑造的人物來說,歐維並不是這樣的人。
如同麥克斯想得,兩人現在關係不佳,的確不是因為會長位置,而是更扯淡的理由。
是因為車。
開的汽車。
被父親影響,歐維一直開的薩博,SAAB是斯堪尼亞汽車公司和瑞典飛機合併,是瑞典一個著名的汽車品牌。
相反魯尼所開沃爾沃,沃爾沃本來也是瑞典汽車品牌,但後出售給了美利堅福特。
或者進一步說,沃爾沃和薩博都是在安全上費心思的,所以品牌的糾葛由來已久,薩博曾有一句廣告詞“撞上沃爾沃也是安全的,只要你開的是薩博”。
這就好比,一對情侶,女方喝可口可樂,男方喝百事可樂,兩人在一起怎麼可能幸福?狗頭。
本來年輕的歐維認為自己是可以不計較,繼續和魯尼相處,可不知不覺兩人暗中較上勁了。
歐維是薩博96,而魯尼開的是沃爾沃144,後來魯尼換車沃爾沃245,歐維換車薩博95,哪怕是對方換豪華版,短時間也要跟上。
為了車較勁幾十年,當歐維決定放下心中執拗和魯尼重歸於好時,卻發現魯尼換了一臺寶馬。
這簡直是——在歐維觀點中是背叛,所以永遠放棄和魯尼和解的可能性。
鄰居帕維納要考駕照,丈夫白天要上班,所以讓歐維去家裡幫忙照料兩個孩子。
看起來索尼婭作為鄰居太麻煩人,簡直是把歐維當做工具人。
但嚴格來說,歐洲社群文化鄰居是和親戚一樣存在——理想是如此,實際歐洲社群在千禧年後,一樣變得越來越冷漠。
兩個小豆丁告訴歐維,她們爸爸買了洗碗機,但壓根不會安裝,稱其為“廢物的洗碗機”,扔到一邊,不會安絕不是我的問題,是洗碗機,帕維納家的小孩挺喜歡歐維,小孩沒有多餘的心思,因為喜歡所以邀請歐維去看她房間。
待帕維納兩人有說有笑地回家,發現洗碗機安裝好,廚房收拾整潔。
“看上去是因為鄰居的需要,歐維才能夠活到現在,但實則是歐維的善良,一次次在救自己。”丹麥導演普邦說道。
“普通瑞典人哪有這麼善良。”丹麥國王小聲說道,普邦點頭。
丹麥國王思考了許久突然詢問:“你認為我們可以邀請楚舜導演嗎?”
普邦一聽,點頭回答:“我認為這點優秀的想法,可以仔細策劃。”
有這個想法的不止丹麥國王一人,在場有十多個國王抱著相同的心思。
熒幕中,歐維清早起來,碰到腳踏車亂擺放的青年,歐維認為對方又是要索取腳踏車,還是堅持上次“判決”,讓那女孩自己來拿。
青年是來發傳單勤工儉學的,並且是索尼婭的學生,老師對他很有信心,從來沒有不耐煩,所以對索尼婭老師的教誨一直銘記於心,之所以亂停放是有閱讀障礙。
追問下得知,女士腳踏車是青年答應給女朋友修好,準確說現在還不是女友,希望修好腳踏車對方能夠答應,青年也打兩份工,為了買一輛車,雷諾汽車。
歐維變得更加包容,因為雷諾是法國車……但他追問後也沒有再說法國車不好如何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