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有點捧殺了,認真的來說,世界電影史,要排top10的話……感覺基本會被歐美包圓,因為電影祖師爺等級人物都在那邊。”
發帖人也沒有想到,隨便的一條留言都有這麼多人回覆,很顯然回覆的人是誤會他意思,馬上出來解釋。
巔の峰:[影史上同時獲得金棕櫚獎、金獅獎、金熊獎的導演只有三個人啊,楚舜還差一個金熊獎就可以成為歷史第四位了啊!]
看到這裡,倒是把楚舜給驚醒了,很驚奇:“三大電影節上大滿貫,歷史上只有三個人?”
馬上在網路一查,的的確確只有三人,無論是地球還是元地星都是如此。
第一位是“反轉之父”法國導演克魯佐,第二位“導演教科書”義大利導演安東尼奧尼,第三位“最偉大的反戰導演”美國導演奧特曼。
奧特曼反戰不是很合理嗎?——沒開玩笑,這位導演真叫羅伯特·奧特曼。
“所以說,我還真有機會成為影史第四人。”楚舜捉摸,也不知道《觸不可及》能不能拿下金熊獎。
《觸不可及》最大的劣勢是票房會太高,對於歐洲電影節來說這真是劣勢。
電影節不會頒獎給票房高的作品,也不能完全是評委組覺得大眾喜歡就不高雅這原因。
電影節存在的意義是什麼?謝飛導演說過,電影終究是商品,需要市場認可,但有些作品註定市場萎靡,但他們也需要生存,並且也需要關注,所以電影節存在的意義是“補充市場”。
“金熊獎啊,如果金熊獎不給《觸不可及》,信不信來年我整一個《鋼琴家》或《美麗人生》……”楚舜在心中盤算。
圖盧茲翻日回到巴黎,然後當天下午就試鏡,風塵僕僕。
吹哥安排時都問了:“要不然明天吧,你上午剛到戴高樂機場,需不需要準備,試鏡一般都是一次。”
“多謝利未先生關心,在紐約拍戲的空檔是已把《第二次呼吸》看完了,做足了準備。”圖盧茲回答。
圖盧茲·博斯年輕時是模特出身,在22歲轉型作為演員,被法國媒體譽為”最勤奮的明星”,凡是和他合作過都導演都會誇獎。
今年49歲,有一座凱撒獎影帝,以及一座英國電影藝術學院獎影帝,演技十分好。
當天下午,楚舜依舊把試鏡地點安排在麗茲酒店的四號會議室。
然後楚舜就看到了很神奇的一幕,圖盧茲坐在輪椅上被經紀人推著進入了會議室,穿著打扮是整整齊齊,但從他坐著的姿勢,真像一位癱瘓者。
“這?”楚舜疑惑的看著圖盧茲,他是想找個演員飾演癱瘓,不是真的想找一位癱瘓的演員。
圖盧茲馬上解釋:“在得知楚舜導演邀請我試鏡後,我就開始看《第二次呼吸》,得知主角菲利普是一位下半身癱瘓的人,所以我先體會,癱瘓到底是什麼狀態。”
“我大概三天沒下輪椅了,在飛機上也沒有動手、腳,我感覺我現在比較能體會角色感受。”圖盧茲道。
是個狼人,楚舜聞言點頭,遞給圖盧茲的劇本和前面弗朗是同一個。
圖盧茲也是用了大約二十分鐘記憶,
試鏡效果也很好。
讓吹哥送走圖盧茲後,楚舜陷入了沉思,弗朗和圖盧茲他都挺滿意,到底選擇哪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