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武三年,春。
霍峻從武漢回合肥,已有多月。除了與龐統、蔣濟接頭碰面外,則就是調配北伐所需的兵糧輜重。
自建安二十三年,江淮推行霍範所上疏的《淮南論》以來,至今而來已有三年多。
三年間,淮東、江北疏通水利,開墾荒田。之前淪為戰場的濡須口、舒城竟也有了人煙。
那些因戰亂而南逃的廬江士民見舊土無戰事,為了享受還鄉免稅的政策,陸續讓家人歸鄉,如皖城喬氏、舒城周氏等廬江大小士族。這些士族的歸鄉,帶回了不少人口,如修繕鄉梓,恢復村社。
人煙有了歸有,但由於免稅,江淮軍隊的糧輜供應靠不了歸鄉人,想要自給自足依舊是要依靠淮南軍屯。
三萬軍士開墾勞作,淮南軍屯三年,除去軍屯開支,每歲可得三百萬石左右,三載得有近千石。然扣除江淮邊軍駐防的糧草支出,三年所積蓄的庫存僅有四百多萬石糧。
四百多萬石糧對於即將用武的五萬步騎而言,尚有些不足。如軍士每人月消耗兩石,五萬步騎每月消耗就在十幾萬石,半年則就要有上百萬石糧。
這還不算為大軍北伐而服徭役的百姓,他們所需糧草也要從糧庫中支出。為了確保糧草的充沛,以及後續駐兵的糧草庫存,霍峻前往金陵,與揚州刺史步騭會面,讓其調五十萬石糧供給合肥。
步騭自無不可,作為於公於私,他都會幫助霍峻。步騭不僅運糧到合肥、江都,且將新鑄造出的甲冑器械運到江淮,以為助力。
故自從金陵歸來,霍峻投入到準備北伐的事務當中。
是日晨,霍峻從合肥府衙乘馬而出,前往軍營檢閱軍紀,蔣濟、劉忠、丁奉等文武隨行左右。
途中,霍峻策馬緩行,問到:“徐州可有訊息傳來?”
劉忠策馬上前,答道:“稟都督,因曹操病逝,徐州兵士蓋以天下紛亂,故多有騷動。然曹丕反應迅速,命呂虔、臧霸速撫騷亂,徐州遂是暫安。”
“徐州漸穩之後,因利城郡騷亂嚴重,曹丕則是更替之,委中樞官吏徐質出任太守,而非是由泰山舊將出任。”
在漢魏數次作戰下,徐州軍閥勢力損失慘重,陸續戰死沙場。如利城吳敦,北海孫觀陸續兵敗身亡,唯有吳靖、尹禮、臧霸等人尚在。今下曹丕藉著以青徐騷亂為由,安插親信入徐州治下諸郡中。
蔣濟挽著韁繩,說道:“徐州兵馬久不歸曹氏算所掌握,軍紀渙散,輕佻難服。今曹丕令徐質赴利城,都督當多派人手前往探查,看是否有機可圖?”
“子通之意是?”霍峻問道。
蔣濟言語簡要,說道:“都督欲向徐州用兵,走泗水雖能直抵下邳城下,但孤軍深入徐州,恐遭曹氏諸軍合圍。利城毗鄰鬱洲,如能圖利城,可誘青徐諸軍至,兵敗而勝之,下邳則可易圖。”
“我軍之基在淮東,受限於淮西。如能外拓淮東,則可以下邳、東海為基,謀略青州。時收徐州海鹽之利,糧草督運至鬱洲。進可出琅琊,取北海;退守下邳,據鍾離,以御曹氏之兵。”
蔣濟呆在合肥這麼多年,可非是白乾。他根據霍峻取青徐的方略,且以今下南漢江淮疆域,漸漸琢磨出可行方案。
他吸取上次霍峻孤軍深入下邳,被人斷據泗口的事例,不建議霍峻直接從泗水進攻下邳,而是建議霍峻從東海郡入手。
東海郡南鄰廣陵,西接下邳,北抵琅琊,東臨大海。南漢兩次浮海而進,以鬱洲為根基,襲擾徐州海濱。而利城郡是由東海郡析出,位於鬱洲的西北方向,朐縣的正北面。
如果利城有變,霍峻可以鬱洲為據點,步騎沿著馳道北上,水師沿著海濱而進,一旦不利則能退守鬱洲。如果能擊敗青徐兵馬,霍峻則能向西推進至下邳,透過泗水與淮東聯絡。
若能將東海、下邳收入囊中,憑藉淮東,則能進謀青徐。甚至可以向西而進,吃下壽春,
“利城?”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子通之語可行,東海雖幾近凋敝,但我軍得有鬱洲。糧輜屯於鬱洲,步騎北進,可望青徐。下邳孤立,易遭四面合擊,宜當慎之。”
“來人,命斥候多探東海,利城虛實,細察其地形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