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回答算讓馬超滿意,劉備能服人心,但文武不及劉邦,故能有半壁江山,而非光復漢室。
馬超捋須而吟,問道:“霍、葛、法較之三傑何如?”
“霍峻蓋有韓、白之韜,以一己之力而興水師,將偏軍而拓吳淮。柔進而見之,與其論兵事,霍督瞭然於胸,京師諸將莫不敬服。且知政能治民,非韓、白所能比,兼有吳、商之能。”
龐柔將自己入京師所見說出,讚道:“葛相是有管、蕭之風,賞不遺遠,罰不阿近,爵不可以無功授,刑不可以貴勢免。正而有謀,達治知變,治吏而民安,國富而刑清,蓋管、樂有所不及。”
“留侯籌策帷帳,制勝於無形,志高而寧靜,才德兼備者。法君貪名而念功,德似陳平而不及留侯。其有奇策謀略,卻難以決勝千里之外,似可為陳平,而難為留侯。”
今南漢國中,有人稱劉備有高祖遺風,亦有人以西漢初年的英傑代入大卿,以為笑談比喻。霍、葛比為韓、蕭,士人們多有認同。但將法正比喻為張良,則多遭人非議,而是以陳平比之。
馬超起身踱步,感嘆說道:“如若卿之所言,劉玄德因得霍、葛而擁吳楚。凡失一人,則有斷劉玄德臂膀。欲得天下,需有人傑。曹操得二荀、郭賈以興平中國,劉玄德得霍、葛而坐斷南方。我之俊傑,卻不知何在?”
龐柔猶豫少許,說道:“以今形勢觀之,使君欲趁亂而取利,或是艱難。劉公能合人心,暫不如為其效力。如能興漢,不失有封侯裂地之位。”
馬超冷笑幾下,說道:“若高祖在世,我當為韓彭持鞭於左右。逢世祖皇帝,當如竇氏舉河西歸朝。今遇曹孟德、劉玄德二人,當是與其競力,裂土封疆豈不快哉?”
龐柔默默無言,曹、劉對他無大恩,馬超以心腹待他。今馬超欲趁機裂土而王,他唯有輔佐馬超,僅希望馬超能成功。
“葛相臨別言,請使君與陸遜約期儘快起兵,以免被曹氏所察。若使君起兵,劉公不日舉兵出襄樊,及下宛城,則舉兵走武關,入關中,三軍同匯關中。”龐柔說道。
“不急!”
馬超踱步而思,說道:“今深冬之季,河水乾涸難以漕運,且巴蜀糧輜未達,暫不宜起事。容我與陸遜書信,細論兵糧戰馬之事。至春夏之交,兵精馬肥,糧輜充沛,河運通達之時,約期起事。”
龐柔憂慮問道:“使君欲取隴右,而劉公命使君出陳倉,今當如何應對?”
“此事易爾!”
馬超輕聲而笑,說道:“我當上疏洛陽,言陸遜有起兵北伐異動,吸引曹真動向。時我軍起兵北上,以偏軍佯出陳倉,我則率精銳步騎西進,速掠上邽,降服隴右三郡,封鎖隴道。”
龐柔蹙眉而思,問道:“如將軍所言,那陸遜所部必遭魏軍堵截。及我軍克隴右,當如何是好?”
馬超自信滿滿,負手漫步,笑道:“彼時且觀關中之局勢。”
“諾!”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