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封告罪出殿,劉備揉著太陽穴,坐回了榻上。
今劉封雖兵敗而歸,但劉備打算治罪劉封,而是決定斥責,略施小懲,回去反省一段時間。
“孔明啊?”
“亮在!”
劉備輕揉著太陽穴,問道:“封兒兵敗而歸,當如何處置?”
諸葛亮猶豫良久,說道:“若以兵敗論罪,貶職降爵即可。然若慮陛下身後之事,不如降罪除之。”
“除之?”
聞言,劉備精神驟然一震,不敢相信問道:“孔明何出此言?封兒雖兵敗喪民,但罪不至此!”
諸葛亮多有不願明說,但考慮到劉備去世後的格局,問道:“亮敢問陛下是否有慮身後之事?”
“豈能無憂!”
左右無外人,劉備如實傾訴,說道:“朕年六旬有二,自雲長走後,身體精力漸消,已是暮年之齡。去歲北伐,已不負昔日之勇。今之所以讓封兒鎮上洛,是為留與寄奴之用。然豈能料封兒不從詔令,兵敗喪城。”
關羽去世之後,劉備精力日漸衰弱。在經歷北伐關中,以及法正病逝二事之後,劉備驟然變老許多。
感知自己生命在逐漸流逝,劉備短期內已不再想北伐之事,而是欲將重心轉到國內治理上,為劉禪的上位鋪墊好道路。
劉封如他所說,欲留給劉禪當輔臣,充當曹魏中曹真的角色,畢竟劉備可深知無宗室可用之苦。
“陛下!”
諸葛亮猶豫少許,拱手說道:“恕亮斗膽犯上,為陛下細言少將軍之事。”
“以君與朕之情,但說無妨!”
“少將軍常自以為陛下之子,待將臣多有不遜。今兵敗上洛事小,剛猛桀驁事大。陛下欲令少將軍輔政,以全兄弟之親。然陛下在世,少將軍尚不遵詔令。易世之後,太子何以制之?”
諸葛亮點出了劉備想法的缺陷,劉備想把劉封當曹真用,但劉封對自己的定位不清晰,註定無法成為曹真。
劉封依仗自己是劉備的兒子,欺凌軍中諸將。今劉備在世尚能管劉封,但劉備去世之後,劉封豈能乖乖聽劉禪的號令。若在野心家的搗鼓下,劉封說不準會發動兵變。
聽著諸葛亮這般分析,劉備沉默下來。
半響之後,劉備苦澀說道:“孔明,封兒是為朕子,虎毒亦無食子之念,何況朕乎?”
“易世之後,太子繼位,劉封剛猛桀驁,怕是無人能制!”諸葛亮擔憂說道。
“寄奴不能制封兒,君與仲邈不能制?”劉備反問道。
剛說完,劉備就意識到自己的問題,臣子懲治宗親怕不是容易遭致外界非議。諸葛亮尚好,但霍峻的身份極為尷尬。
且不管是誰解決劉封,作為君主的劉禪都會背上弒兄的名聲,這將不利於劉禪治理南漢。今下諸葛亮為了避免劉封影響到劉禪,他必須建議劉備解決劉封這個潛在威脅。
諸葛亮持扇拱手,說道:“陛下不為太子而思,亦要為漢室大業而計。少將軍性情剛烈,留之恐生後患,望陛下明斷。”
“為漢業大事計嗎?”
劉備唸叨了下,心中依舊是不忍,神情猶豫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