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
蓋是因寄奴之名,或是因精、卵不同,劉禪較歷史上多了些機智。
劉備教子之餘,王粲趨步而來,稟告道:“大王,中原急報!”
“何事?”
王粲將巾帛送上,說道:“據斥候言,許昌發生動亂,太醫令吉本、少府耿紀、丞相司直韋晃率家人舉義,圍燒許昌城,欲擁天子南下,投靠大王。”
“丞相長史王必發屯田兵討之,及天明,吉、耿、韋叛亂被平,許昌遂是安定。曹操為之大怒,招許昌百官至鄴城,欲有問罪之意。”
劉備瀏覽巾帛上的內容,皺眉說道:“吉、耿、韋等人被誅,今許昌叛亂已平,曹操招許昌百官至鄴城,莫非暗藏他意?”
如劉備所說,參加吉、耿、韋、金四族因參加許昌叛亂,被曹操下令夷滅三族。可以說許昌叛亂之事就此消停,但曹操似乎沒有消停之意,而是有擴大打擊面的意思,讓人頗是費解。
“大王,是否招諸卿入宮議事?”王粲建議道。
“可!”
劉備略有所得,說道:“招仲邈、孔明、孝直、子初等要臣入宮,孤憂曹操或有他為?”
“諾!”
在王粲的吩咐下,幾名侍從疾步出宮,向眾人傳達劉備政令。
“父王既有要事,兒先行告退!”
見狀,劉禪持帛拱手,說道。
“且慢!”
劉備手搭在劉禪的肩膀上,問道:“你與阿弋近來關係如何?”
劉禪抬頭眨了眨眼睛,說道:“兒與阿弋關係莫逆,常同吃同住,其為人聰明和善,但就是不太說話。”
劉備笑道:“今後多處之,不必常居宮中,可與友人出宮狩獵,或是採風民生。”
“諾!”
劉備叮囑劉禪一番後,理事的諸臣也趕到花園亭落。
“大王!”
幾人向劉備施禮問候,繼而坐到席間。
劉備招呼侍從上茶,並讓王粲將許昌發生的叛亂,及曹操的操作告訴眾人。
端著茶盞,劉備問道:“諸卿以為曹操之意,或有何意圖?”
法正蹙眉而思,說道:“許昌叛亂雖小,一夜便平。但其影響之廣,左右州郡多知,當非同小可。曹操招百官北上,有威懾北人之意,或殘殺暗逆之臣,以示其權勢。”
“孤怕不僅於此!”劉備說道。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大王所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