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撫扇沉吟,說道:“敢問大王交嶺、襄樊二地,何者為先?”
劉備思慮少許,說道:“蒼梧、南海二郡已入孤之囊中,今下唯交趾、鬱林、合浦、九真四郡在士燮手中,孤欲取之久矣!”
“襄樊者,遏漢水之往來,控荊楚之要隘,是謂天下之樞要。今為曹操所據,乃國之大患,彼雖有金池之固,然孤誓圖之。今雲長已有圖謀,孤豈不願哉?”
言語間,劉備甚有糾結之意。按照國家利益來說,將交嶺四郡拿下,不僅能騰出四個二千石的蘿蔔坑,委選賢吏出任,將能極大充實南漢國力。
但從情誼來說,關羽想北伐襄陽,劉備確有幫助之意。畢竟關羽坐鎮南郡這麼多年,常年看守北大門,今時想北伐襄陽,作為兄長的他也想幫襯一二。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啟稟大王,自黃巾亂世以來,天下紛亂不休,江左雖偏居一隅,但戰亂時有多生。故中原士民浮海南下,避難走交州者,數以萬計。士燮撫卹流民,教化蠻夷,交嶺已非蠻荒非之所。”
“據步交州而言,其整頓南海郡,降服不從賊寇,編戶熟蠻,合計得有八、九千戶,縱與巴蜀郡邑比之,亦可為中等之郡。而那蒼梧郡經肅侯、步交州圖治,得有近萬戶,大王以為少乎?”
“蒼梧、南海有如此之戶數,敢問大王交趾郡及那交嶺四郡能有多少?”
諸葛亮持扇拱手,說道:“以臣粗略料之,以交趾郡之富庶,必在萬戶之上,或能達至兩萬戶。交嶺四郡應約有在三萬餘戶之上,十餘萬之百姓,大王嫌其少乎?”
珠江三角洲與紅河三角洲皆在交州之中,其中最為富庶之地,不是南海郡所在的珠三角,而是交趾郡所在的紅河三角洲。
士燮自領交趾太守,其核心便看重了交趾郡的富庶,以及交趾郡獨有的崇山之地利。
諸葛亮建議劉備謀取交嶺,實質看重了交嶺四郡的人口,意在擴充國力,準備好與曹魏打持久戰的準備。
“孤豈能不知交嶺之重?”
劉備搖頭說道:“僅雲長欲伐襄樊,孤以為有理,或可試伐之,以為取利。”
忽然間,張昭冷不丁,開口說道:“大王,臣以為相較讓關君侯北伐襄樊,今下大王應需警惕前將軍有變。”
“仲邈?”
劉備微微愣住,問道:“江淮有何變故?”
“大王不知今武漢城中之言語?”張昭問道。
劉備如實答道:“近日北巡江夏,孤實屬不知城中變故!”
見張昭提起那件事,法正心跳不由加快,他本想私下與劉備彙報,不曾想張昭直接將話題牽扯進來,宣之於眾人面前。
下意識,法正看向諸葛亮,卻見其神情不變,僅是撫扇而思。
張昭捋著白鬚,說道:“大王有所不知,今日城中言曹操封前將軍為淮南王,令其起江淮之兵,割據淮南。”
劉備皺起眉頭,問道:“竟有此事?”
“確有此事!”
法正硬著頭皮,說道:“城中多有言傳,難辨真偽,正本欲私下進言。”
巡視殿中眾人,劉備深吸了口氣,說道:“仲邈蓋非如此之人,此或為謠傳爾!”
“大王重情仁義,世人皆知,然知人知面難知心。”張昭起身出列,拱手說道:“前漢之末,王莽謙恭於士人,因公而廢私。然謀逆之時,盡顯虎狼之貌。”
“淮南王,裂土封疆,宗廟祭祀,為天下之盛,大王敢言前將軍能不動心?”
說著,張昭對望榻上的劉備,正色說道:“昔大王治統吳楚,多賴劉景升父子。時大王為安荊楚眾人,多是寬厚待之。如此之下,霍峻聚舊部平江淮,繼而後統之。”
“其北府之眾皆以霍峻為上,寡尊大王為君。如此之下,大王何以斷言霍峻不降曹操,求封淮南王?”
“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