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季漢大司馬> 第176章鑄兵治鄱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76章鑄兵治鄱陽 (2 / 2)

川蜀地區,臨近西部、南部少數民族的養殖區域,也能得到大量耕牛。江淮盛產耕牛,還要等到宋代,隨著經濟轉移南方,兩浙、福建、兩湖才盛產耕牛。

“諾!”

司馬芝拱了拱手,說到:“芝斟酌農具數目,屆時向府君彙報。”

“嗯!”

舟船逆江北上,到了天柱山內的水喉亭冶鐵工坊。水喉亭冶鐵工坊位於礦區所在地,且又依潛水而建。將挖礦、冶煉、鑄兵的三個功能合為一處,由劉忠負責督建管理。

劉忠為霍峻介紹工坊,說道:“鐵石被挖掘而出,送至冶煉匠師手上,讓其擊治鐵石,求其中之鐵,燒冶之使成水,後又讓工匠鍛之,製作成兵器。”

戰事結束後,霍峻開始轟轟烈烈的軍事大發展,不僅修建船廠,匯聚船工,打造水師。且向劉琦上書請求江左鐵匠百人,又在豫章、鄱陽、廬陵三郡募人,在水喉亭建造三合一的兵工廠。之前曹魏戰敗的戰俘當做挖礦的勞力,期滿五年免罪,賜予民籍之身。

說著,劉忠指向潛水邊的水排,說道:“奉府君之命,我等向諸葛軍師請教,得水排製作之法。於激流處製作,架木立軸,用水激下輪,鼓風帶橐,冶煉鐵石,可省工匠鼓風之力。”

冶鐵需要鼓風,在東漢時南陽太守杜詩發明水排代替舊式的馬排用於鍊鐵。劉忠出自潯陽,對於銅鐵冶煉有所瞭解,可以說是技術性官僚,霍峻便讓劉忠向諸葛亮請教水排的製作方法。

望著轟轟烈烈的工地現場,霍峻問道:“鐵坊何時可用?又可出多少兵刃、甲冑、箭矢?”

劉忠估摸著時間,說道:“啟稟府君,鐵坊不過千人,規模不大,約十日後可建成。但具體可出多少兵刃、甲冑,忠不敢妄言,據忠所知,千人之坊,分有冶鐵、鑄造二職,待時間固定,月可出環首刀八九十把,鐵甲月可出七、八領,箭矢四、五千支。”

歷代以來打仗打的就是後勤,兵器亦有耐久度,出征作戰,不攜帶多餘的兵器,幾乎就打不了仗。如砍柴、開路、拒馬這些不僅要用人,更要用到刀斧。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兵器、甲冑、箭矢太少了。鐵坊建成後,某從鄱陽、豫章募一批機敏農夫入坊,務必提高甲冑、環首刀數目。”

不僅霍峻缺工匠,整個江東都缺鐵匠。如劉備為了發展軍力,將部隊精良化,也在打造兵器、甲冑。且大戰之後,百姓重回農田勞作,也需要農具勞作。

“對了!”

霍峻糾正說道:“今後可省箭矢,多鑄短矛。”

打了這麼久的水戰,霍峻漸漸發現了弓箭的弊端。在江水上作戰,弓箭看似便捷,具備殺傷力,但江水湖泊之上,弓箭的精準度感人。除非像甘寧這種的精通箭術,又習水戰之法的人,一般人在江水湖泊上作戰,發揮不出非常大的作用。

在霍峻深思之後,決定在船隊上加配標槍,用於增加殺傷力,即五百支箭矢,配備五十支短矛。遠距離作戰用弓箭,近距離接舷戰時,可用拍杆,繼而又用標槍投擲。如此配備下,水師戰船的火力又增加幾分。

“諾!”

劉忠為官務實,亦不多問,僅是點頭應下。

&nbsp本章完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