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年長,官職又高,由他率先發聲,說道:“今歲以來,霍鄱陽背水列陣,大破孫曹合兵,得克江北諸縣;關將軍兵入廬陵,降服孫氏二人,平廬陵一郡;某與劉揚州率兵深入黟山,大敗孫權,擴丹陽諸縣。”
“經此三戰,孫權僅剩吳會之地,退守太湖,苟且存活。然能有此功,諸位文武皆功不可沒。今我與劉揚州會同劉荊州上表天子,蒙天子下詔,得以封賞諸位。”
天下大亂,除了天子這個門面,兵強馬壯者可用之。劉氏族人使用起來,最沒有心理負擔。將表文送到許昌,管伱認不認,你都要認。
至於表封官職這件事,劉備、劉琦二人已經在前些天,送奏疏入襄陽,率先舉薦劉表為車騎將軍。然後劉備又舉劉琦為鎮南將軍,繼劉表之前的位置。
“孔明!”
“諾!”
諸葛亮上前接過詔書,朗聲起讀,封賞立下戰功的文武將校。
廬陵太守糜竺,轉丹陽太守。
偏將軍關羽,出任會稽南部都尉。
偏將軍劉磐,出任廬陵太守。
靖北中郎將霍峻,升裨將軍,封關內侯,領鄱陽太守,都督兩軍水師。
蔣濟,遷鎮南參軍,參議鄱陽軍事。
……
諸葛亮,任軍師校尉,將兵二百。
……
諸葛瑾,任始新縣長。
衛旌,任新定縣長。
劉備、劉琦這種獨特的合作形式,極其少見。少見歸少見,但又不能獨自各表自己家將領,在自家圈子裡玩,不受對方官吏的認可。因而在諸葛亮、王粲的建議下,二劉以揚州為核心,分表郡縣的官職,在眾人面前宣讀委任令,讓雙方得到認可,從而平衡兩方的官職體系。
“為天子正旦賀喜,願嘉福永受。”
“謝二公封奏。”
眾人先是恭賀遠在許昌的天子,後又向座位上的劉琦、劉備二人行禮。繼而侍女們捧著印綬,讓劉備、劉琦為屬下們更換印綬,象徵二人對屬下的主導權。
霍峻也領到他人生中第一個侯印,關內侯印以黃金為材質,上有龜紐,下鐫有“關內侯印”四字。關內侯,不能世襲,亦無封地,僅食邑可領。少則數戶,多則三百戶。
劉表雖然摳,但不是傻,給了百戶作為霍峻的食邑。百戶對於霍峻而言,才達到目標進度的1%,即他的夢想乃食邑萬戶。
把玩著侯印,表彰封賞之事也漸入尾聲,到了今天的一議題——軍議滅孫。
ps:官爵分表,讓人頭疼,來晚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