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眺望人海茫茫的軍陣,憂慮說道:“程普身經百戰,知曉以步克騎之妙,趙將軍統騎卒而不能進擾,左右兩翼身處鏖戰之中,不知戰機何在?”
劉備倒是不慌不忙,雙手撐在車駕的扶手上,說道:“兩軍交戰,非一時所能勝。今敵寇欲從右部先聲奪人,左部警備騎卒,中軍必然空虛。今且看翼德所部,看能否動搖敵寇軍陣。”
萬人規模兵團作戰,可是劉備的強項,特別又是兩軍列陣廝殺。他前左右三部的排兵列陣皆有名堂,他知道江東顧忌他手下的騎卒,會加強側翼的防守,正面兵力不會太多,因而他搭配趙雲+劉磐的組合。
又能想到江東軍大概會從浙水河灘方面切入,嘗試突破自己的軍陣。劉備派出劉琦帳下最出色的大將文聘去坐鎮右軍,並加派出自己帳下的核心部曲統兵,支援文聘,以免文聘扛不住江東軍的猛打猛攻。
如此思考下來,江東軍右部兵力最多,左部兵力最為精銳,那麼即前部必然是有所不足。因而劉備將戰鬥力最強的張飛安排在前部位置上,統率他的老卒兵馬。
“沒吃飽飯嗎?”
張飛握著韁繩,望著前方的焦灼的戰事,揮鞭大喝說道:“告訴前軍諸部若拿不下敵寇,我撤了他們的職。”
“諾!”斥候領命而走。
說著,張飛又大聲喊道:“傅肜何在?”
“末將在!”
張飛揚鞭前指,說道:“你且率麾下精銳將士,以為銳士殺入軍陣當中。”
“諾!”
披著甲冑的傅肜,應聲而走,率領自己帳下的軍士,嗷嗷叫地從軍陣中插出,直撲敵陣而去。
張飛並非莽撞不知兵之人,他大聲呵斥部下,又讓傅肜率部殺入,乃是因為他看到戰機。
戰鬥激烈,董襲作為前部的指揮將領,對壘的對手又是張飛統率的劉備老卒。這些老卒作戰果敢,士氣高漲,從北方隨劉備轉戰到江南,戰鬥經驗豐富,非董襲手下這批善水戰的江東軍士可比。
雙方廝殺了許久之後,董襲早就主動調整,將疲勞的軍士替換到後排休息,至今已經更替了數批。
就在更替新的一批軍士之時,最早一批承受大量傷亡的江東軍士,忽然騷動起來,似乎不太願意繼續上前作戰。這個騷動的舉動,看似影響不大,很快被平息下來,僅是更替前部的速度慢了一些。
但這種細微的動靜,迅速被張飛敏銳的戰場嗅覺捕捉到,指揮軍士加強猛攻,派出傅肜率精銳殺入方陣當中,向江東軍士施壓。
江東軍士卒漸疲倦,面對保持強勁攻勢的荊州軍,有些抵擋不住。且又時值傅肜忽然率部殺出,讓他們的軍陣愈發動搖起來。
傅肜率部穿過密集的佇列,直撲入戰團之中。面對攢刺而來的長槍,他與部下軍士以盾牆逼近,左右格擋長矛,隨後躋身而入陣,各挑對手,利用手中的環首刀,貼身肉搏。
盾擋刺來的長矛,傅肜近身揮刀,鋒利的刀刃割開咽喉,輕易的斬殺來敵。繼而又是一個踏步,斬殺一名敵卒,甚是驍勇。
傅肜所統的軍士不過兩百來人,個個卻是如狼似虎,趁著江東兵卒疲倦之際,猶如箭矢般殺入,他們輕易地破開軍陣。這些人左手持盾,右手持刀,以盾禦敵,揮刀猛砍,又以靈活的步子,在陣中來回穿插奔走。
頃刻間,精力充沛的他們,以排山倒海之勢,沖垮外圍的防線。有了傅肜打出來的缺口,荊州軍士卯足力氣,向著這個缺口猛衝,要將董襲勉強維持的正面沖垮。
張飛哈哈大笑,示意弓弩手跟上,以拋射的形式打擊發生騷亂的軍陣。
“嗖!”
密集的箭矢騰空,劃破天空,越過雙方奮力搏殺的軍士,落入軍陣當中。
此時,董襲剛為鎮壓將士的騷動,靠前指揮。
那些空中箭矢橫飛,將江東軍士卒射死或射傷。其中一支流矢從董襲的右臂射入,恰好這部分並無甲冑防衛,因而透過鎧甲上的戎服,箭鏃扎入筋肉之中。
鮮血溢位,讓董襲的右臂頓時失去力氣,鋒利的箭鏃又卡到神經,疼得董襲倒吸涼氣。手臂動搖,且傷口愈加疼痛,恍如火燒般。持盾的扈從連忙將董襲護在身後,讓董襲免得再次遭受箭矢的打擊。
帳下軍候黃羅從前陣而回,冒著箭雨,著急說到:“董將軍,前軍遭到銳士猛攻,佇列已是動搖鬆散。我軍左部仍無動靜,懇請將軍派兵救援。”
董襲強忍著疼痛,說到:“敵寇驍勇,我帳下已無精銳可戰之士,若遣輔兵上前強行作戰,如何能擋,其將敗也。”
頓了頓,董襲說道:“我且向麾下求遣援軍,讓其派出帳下銳士相助,你等暫且率部擋住。”
黃羅見董襲手臂中箭,建議說道:“將軍身中箭傷,不如退後休……”
黃羅的話未說完,董襲臉色嚴肅,厲聲說道:某受麾下重任,坐鎮前軍禦敵,怎因箭傷而去。某站於此地,凡過此地之人,立斬不赦。”
“諾!”
董襲從軍多年以來,雖不是什麼傑出的將領,但擁有作戰經驗都頗是豐富。他怎不知此時他若後撤,前軍無人督戰,很有可能發生潰敗。他必須在孫權的援兵到達前,守住軍陣。
黃羅作為董襲的舊部當即領命,率領剛剛退下的本部軍士,填入戰線的缺口。可這個時候,傅肜與大批軍士已殺入缺口中,並不斷擴張軍陣的缺口。
黃羅頗是驍勇,斬殺兩名荊州步卒,與其部曲短暫內似乎堵住了潰敗的局勢,然而他也被傅肜所部盯上,兩軍又是展開搏鬥。
少頃,前部傳來一陣悲泣聲:“黃軍候戰死了!”
黃羅被傅肜斬首,其部差點引發潰敗,幸虧董襲率督戰隊居前,立斬數人,勉強穩住戰況。若不派兵救援,前部被破僅是時間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