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譁————————”
隨著鋼琴與樂團齊齊落下,觀眾席爆發出了洶湧掌聲。
鋼琴前,來自廣省的男選手擦去額頭汗水,起身微笑著向臺下鞠躬。
從他喜悅的表情來看,他對自己剛才的演奏很滿意。
同一時間臺下21名評委動筆打分。
直至選手離場,掌聲落下,主持人重回舞臺。
現場安靜。
片刻。
“本輪第五位出場選手——劉浩斌,來自徽省音樂家協會推選,本輪他的演奏曲目是莫扎特降E大調第九鋼琴協奏曲,指導老師白鑫,指定用琴,施坦威274s,協奏樂團,燕京交響樂團。”
臺下掌聲再起。
聽到劉浩斌的名字,評委席也小聲議論起來。
“今年這批孩子,他不錯。“
“是啊,上一輪的月光太出色了。”
“李院長,我記得白鑫好像以前是你的學生吧?”
被喚作李院長的老頭笑眯眯的點了點頭,看著走上舞臺的年輕人,目光中說不出的自豪。
評委席的另一邊,秦鍵也停下筆抬頭向舞臺望去,劉浩斌正撫琴鞠躬。
動作流暢,表情自然,遠比第一輪登臺時從容。
“不錯。”
秦鍵心裡肯定道,他看到了劉浩斌透過三輪比賽之後在舞臺氣質上的變化
對於鋼琴表演者來說,哪怕一個鞠躬的動作都是尤為重要的,它代表著一個演奏者的另一種音樂涵養。
現場的掌聲隨劉浩斌的落座收起。
鋼琴與指揮台互確認,夏冬轉身。
三秒後,夏冬揮手,樂團奏響。
“嗡——”
輝煌的絃樂組拉開第一樂章的大幕。
鋼琴以一組清脆的顫音在1分45秒加入,精確無比。
充滿顆粒感的顫音的出現立馬給舞臺帶來了一絲明媚的生機感。
劉浩斌在第一樂章繼續保持了他紮實的音色控制。
到了第二樂章的小行板他更強調鋼琴音量的控制,高低頓挫的鋼琴在纏綿起伏的樂團合奏中若隱若現,劉浩斌似是要表達一種與樂團對答的處理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