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首結構複雜的作品一開始,伊多用一種他從未在舞臺上展現出過的輝煌音色作為開篇,以波波漣漪向外擴散的運音演奏出了引子部分。
舞臺宛若被鋼琴的聲音點亮,安靜平滑的旋律令人不經意的陶醉其中。
與前三首作品演奏風格的反差之大,令現場大多數人都沒有想到。
引子過後的主題展示,伊多沿用了引子段落的運音法對5到12小節開始進行裝飾——發展——再現。
音樂在悠遠的意境中發展到53小節,他完成了第一個三段式結構。
緊接著連續兩句連續的連線句改變了旋律的發展動機。
伊多表情隨之發生變化,他的右手也微微的抬高了一點。
旋律的重音悄然落到了每小節的第二拍上,隱約間舞臺上出現了一絲瑪祖卡舞曲的痕跡。
音樂活波起來,在溫和的情緒中,每一個音符像是跳起了歡快的舞蹈。
鋼琴響板宛如化為音符們的舞臺。
明亮,純淨。
而又在活波中落下。
落下前,伊多小心的收起最後一個小音符。
一個呼吸間,他挪動了一下屁股像是想要坐正一點。
這一幕讓臺下觀眾不由為他揪起心,他們擔心伊多會笑個不小心失去重心。
還好伊多隻是微微的晃了一下。
下一秒。
只見伊多雙手高抬。
落手臂!
第二部分屬於波羅乃茲的部分奏響。
莊嚴,充滿貴族色調的旋律展開。
“噹噹噹!噹噹!噹噹!”
屬於大波蘭舞曲最為光輝的節奏在伊多強有力的演奏下整齊高傲!
這一刻他彷彿抓住了這首作品的脈搏。
他身體搖晃的控制著音樂的行進,右手單旋律以飽滿的精神呈現。
沒有扼要的悲與喜,音樂純粹的就像無暇的鑽石般華麗。
這時人們無法不去猜測舞臺上正在演奏的獨腿敘利亞青年的內心活動。
他的樂思在任何一處轉調都進行著萬花筒般的發展。
臺上表演,臺下聆聽。
十五分鐘的時間眼見到了最後的尾聲。
汗水從伊多兩鬢滑下,與之相反的音樂卻呈上升趨勢一發而不可收拾!
絢麗的三連音完全掙脫出了鋼琴響板的束縛!
伊多像是也在這一刻掙脫出了什麼,他的目光凝視著鍵盤上跳躍的雙手。
奮力的單腳踩著踏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