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賽現場撤掉指揮台?
聽完夏冬的第二個想法,秦鍵腦子‘嗡’的一下。
“您的意思是?”
秦鍵實在不敢確定自己是否聽明確了對方的話語
“沒錯,決賽現場只留下你和樂團。”
“可是,”秦鍵話剛到嘴邊。
“你剛才已經看到了,沒有我的指揮,樂團沒有任何問題。”
夏冬頓了頓,話鋒一轉,“秦鍵,你對鋼琴協奏曲瞭解多少?”
被這麼一問,秦鍵一時間竟然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些猶豫道,“鋼琴與樂團之間的配合協作?個體聲音與群體聲音的對峙?”
夏冬擺了擺手,笑道,“換一個問法,對於一般的鋼琴協奏曲的格式你明白嗎?”
“您是說三樂章?”
“沒錯,從莫扎特奠定了協奏曲的基本結構開始,之後每一個時代誕生的鋼琴協奏曲基本都是三樂章結構,偶爾會有特殊情況。”
“事實上,在古典主義之前,協奏曲中的指揮都是打醬油的。”
夏冬的話讓一旁的小林澤爾也是一笑,“當然,那個時候的協奏樂隊編制還比較小。”
“隨著古典主義的盛行,協奏曲的曲式被定格,樂隊的編制逐漸被完善,這個時候,指揮不得不站上舞臺。”
“因為在大量作品的中,每個樂章之間是有間隙的,指揮需要在一個樂章結束之後,協調結尾,然後再開啟新的樂章。”
關於這方面的知識又超出了秦鍵知識面的覆蓋,此刻只能安安靜靜的聽著。
不過隱約間,他抓住了一個關鍵問題。
似乎,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並沒有明確的樂章。
從頭到位極速過了一遍,秦鍵只看到了一個引子加二十四個變奏。
夏冬繼續說道,“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二十四個樂章勉強可以分成三部分,類似三個樂章的感覺,但是——”
“他們是不間斷的。”
不間斷的
秦鍵恍然了。
這次,秦鍵終於明白夏冬的意思了,從對方的多角度的描述下,這首作品確實可以不需要指揮了~
可是,沒有指揮真的可以嗎?
對於這個聽上去就充滿刺激感的舞臺表現形式,秦鍵腦海中只是簡單的過了一下現場畫面
十六組暖光燈下金色舞臺
鋼琴取代指揮台的位置
四周圍繞著整齊劃一的樂團
兩千人的現場
電視機前的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