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配著鋼琴前的灼灼身姿,令人不自然的沉陷其中。
何靜雙手在低音區娓娓的描繪著。
在鋼琴的獨白過後,夏冬一動,樂團也開始了副部主題的演奏。
依然延續了鋼琴營造出的細膩與美好。
此時。
音樂會的下半場隱隱地已經走到了尾聲。
只是這尾聲並沒有在這般美好寧靜中持續太久。
普羅科菲耶夫的絕大多數作品都有一個有趣的特點,美好的事物的總是以一種令人無法接受的的形式結束。
如第二小提協奏曲的開頭,小提琴在深情陳述時,樂隊以粗暴前十六後八的節奏將其踐踏。
又如普三鋼琴協奏曲的第二樂章中,恬靜美好的第一變奏主題印象被緊接著令人奔潰的第二變奏毀掉。
這個樂章也是如此。
就在鋼琴天真爛漫的副部童謠即將結束時,喧鬧的樂團猛然將其替代。
一瞬間。
觀眾席間不少正在認真聆聽的觀眾都不自覺的坐起或發出一聲短小的疑惑聲。
而舞臺上,何靜的表情再度艱深。
在重新接管音樂之後,她以一段幽暗的華彩作為發展。
而華彩比起第一樂章的陰森恐怖而言,在這裡顯得更為沉得住氣。
音樂不再想精神病人的無理髮洩。
從慢到快,何靜的十指在鍵盤上的挑動越來越迅速。
從十六分音符的到六連音,她的汗珠已經滑落至下巴。
這時。
主部主題浮出水面,樂團再度加速,開始副部主題的展開。
整部作品最為細膩獨特的地方到來。
兩個主題同時展開。
冷色調的樂團在轟鳴聲中開始了肆無忌憚,而鋼琴聲部依然延續著華彩樂段的音型對逐步主題進行了終的展開。
急促,壓抑,又充滿無比的熱情。
在舞臺音罩的承受極限的臨界點。
何靜像是徹底放開了壓抑在心底中的情緒。
在雙手猛烈連續的不和諧大跳後。
下一秒
和靜右手連續兩把不顧一切的刮奏。
“唰!!!!!————————”
“唰!!!!!!————————”
在打擊樂的轟響震鳴和低音銅管組的金屬嘶吼聲中,結束了舞臺上的g小調。
普羅科菲耶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