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什麼問題嗎?”
面對段冉的反問,秦鍵頓時語塞。
同樣練過激流,而且對於自己的聽辨能力秦鍵向來充滿了各種信心,可是就在剛才李現龍的演奏中,段冉所指出的每一個細節的錯音漏音她都沒有聽出來。
段冉自然不會和他開玩笑。
那隻能說明對方的聽覺神經對於音的聽遍和記憶能力已經無法用強悍來形容了。
這妮子...
片刻。
“只是這首曲子練過太多遍了,我都記不清自己談過多少遍了,所以並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似是察覺到了秦鍵的某種猜測,段冉再次笑了笑,目光隨著響起的鋼琴聲再次飄向了舞臺上的身影,“而且只是1分45秒而已。”
“也實在算不上多快。”
秦鍵沒再說什麼,也看向了舞臺。
舞臺的燈光下,鋼琴前的李現龍似乎不再張揚和莽撞,在鋼琴上來回擺動的雙臂也降低了高度。
他的表情沉著,神色自然,只是專注地看著自己跳動的雙手。
接下來短短的不到五個小節的音樂,秦鍵便被音樂中所描繪形象吸引了。
李現龍看似平靜的演奏下,音樂的力度和敘述上卻產生了巨大的對比,形成了強烈的反差。
肖斯塔科維奇的音樂語彙總是這樣,就像段冉的話。
總會輕描淡寫的去描述一件看起來微不足道的事情,卻能在你心裡留下痕跡。
......
通常來說,審美意義上的音樂意境所注重的在於它作為一種藝術或藝術作品,並不在於是不是有特定的戲劇形式,在於是否具有情感上的衝突以及其中所反應的實質性內容。
正是有了這種衝突矛盾,所以音樂才可以反映出這種意境上的美學意義。
音樂有喚起形象的能力,而且音樂表達情感直接的特性點直接促成了這種意境感的形成。
因此我們可以直接得出一個結論,意境是音樂情感的具象體現。
肖斯塔科維奇的鋼琴音樂,就帶著這種最為**的美學性。
空氣中音符間的落差,和絃的矛盾碰撞,彷彿不同性格的人物之間形成的衝突。
特別的織體密度和不協和音程的相互作用下,音樂中每一段旋律都產生了不同的情緒效果。
然而,
很難想象,這是一個十七歲少年的演奏。
然而這一幕此刻就在上演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