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藥丸的突然出現完全是秦鍵的意料之外。
但,想要提前預習一下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樂隊總譜這件事,已經在他前兩天的計劃中出現了。
或者說是結束第二段賽程之後必須要去處理的問題。
第一,官方的賽程裡面有明確要求,決賽曲目必須為鋼琴協奏曲,這就意味著最後一輪的比賽過程中,不再是鋼琴獨奏表演。
而是需要在樂隊的協同下,在指揮手中的指揮棒下共同完成。
秦鍵兩世相加的個人曲庫中也找不出一首協奏曲的儲備,好在升級時把‘憤怒之日’摸出來了。
‘佩戴後30分鐘內可演奏《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作為一首舉世聞名的大型鋼琴協奏曲,雖然彈一次就需要扣除5000點崇拜值。
但這也算讓秦鍵在假定能走進決賽圈後不會出現‘我根本沒有曲目可以演奏’這樣的的困境。
儘管從目前來看,他根本支付不起‘昂貴的使用費’。
…
“問題固然多,一點點解決嘛。”
…
第二,鋼琴協奏曲的複雜性在於,‘一首完整個的鋼琴協奏曲中,除了一架鋼琴以外,還多出了一個多元編制的樂隊。’
秦鍵不確定憤怒之日佩戴後的狀態具體如何,從殘破的琴師藥丸的效果來看,自己需要做的應該並不多。
但既然有樂隊伴奏,那就不能再是單打獨鬥,所以配合的重要性就凸顯出來了。
而鋼琴與樂隊的關係在整個協奏曲的發展中所能產生的效果實際上一直以來都是個謎。
同一首作品,在不同的演奏家手下配以不同的樂團協作,最終將摩擦出的火花一定是不一樣的。
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摩擦之前,演奏者必須得知道——
‘在舞臺上,除了自己眼前的樂譜,樂團其他成員都在幹什麼?’
譬如第一小提的旋律是什麼,圓號在多少小節會進入到音樂,甚至於坐在最後一排的打擊樂兄弟是否已經在無盡的等待中開始打瞌睡,諸如此類。
儘管這一切看起來應該是指揮的活,但作為一名主奏者,要對舞臺的每一個角落的進行時刻做到心中有數,這樣才能更好的去探索作曲家留在龐大樂譜中的秘密。
當然。
秦鍵目前還涉及不到在具體過程中去比對音樂,強弱,色彩,或是區域性到整體的矛盾關係。
他首先需要做到的是充分了解樂隊中的每一個聲部的樂譜。
‘閱讀總譜,一定會對自己有巨大的幫助。’
這是‘琴童的翅膀’的功能給他帶來的閃光提示
而記憶藥丸在這個時間出現,讓他覺得原本的構想變的更加具有可行性。
畢竟這是一份17.8Mb大小的樂譜,大約有二十二個聲部的演奏譜面在其中。
只就憑大腦短時間來記憶?
“這誰能頂得住?”
…
不過現在情況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