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悔什麼?”
“後悔,棄君昭翰而去,留在我身邊……”
容清紓睜開了眸色複雜的眼睛,“顏熠,其實,我很慶幸,一開始,我選擇的便是你。否則,我真的不知道,如今,我該如何自處。”
“嗯?”
“顏熠,其實,前幾天,我還收到了姐的書信。她在信中提及,皇兄現在早已不是當初那個清風朗月、一心為民的融菁書院山長了。”
“他為了鞏固自己的地位,不惜屠殺大量跟他出生入死的朝臣,連姐的勸告,也根本聽不進去,甚至,還想對襄宸不利。現在,他只想用盡一切辦法,將古御攻拿。”
其實,攘外必先安內、猜忌臣子、將朋黨連根拔起,是君昭翰身為一個帝王,應該做、也必須做的事情,容清紓完全可以理解。
可是,君昭翰的行為,實在是過猶不及,讓人覺得萬分寒心。
容清紓只是聽聽,都覺得君昭翰未免太對醉心權勢,忘了自己最初的本心,何況,安瀾那些親身經歷的臣子。
御顏熠雖然沒有嘆氣,但是,說的話卻讓人覺得無比地壓抑和落寞,“他……確實是被權勢迷了眼……”
“顏熠,以後,你會變嗎?”
御顏熠抱緊了容清紓,“自小,外祖父便給我灌輸,我是古御的嫡長子,日後要成為古御儲君,成為九五之尊,被世人膜拜。”
“這樣,我就能借著古御的國力,逐鹿天下,一同承弘大陸。待無人是我的對手之時,我便對天下之人宣告,顏家是前朝遺脈。”
“所以,坦誠地說,因為我肩上的擔子,我對於權勢,也非常渴求。之前,我確實是想按照顏家那個既定的謀劃,一步步地實現目標,冷眼看著他人對我俯首稱臣。”
容清紓目不轉睛地盯著御顏熠,聽得極其認真,“所以說,你之後變了?”
其實,對此,容清紓可以說,有切身的體會。
御顏熠無論做什麼事,都有自己的盤算和謀慮,絕對不會單純地陪她吃喝玩樂。
後來,御顏熠便開始變了。
御顏熠還是和一樣以前,一心為國為民,只是,對她也越來越看重了。
會為了她,和文武大臣敵對,而不計一切後果。
御顏熠無奈地笑著搖頭,“發現了?”
容清紓的眼睛裡,好像裝滿了萬千星辰,一閃一閃的,無比的耀眼,“那是什麼時候變的?”
在沒有遇到御顏熠之前,容清紓以為,君昭翰會是承弘大陸當之無愧的一代帝王。
可是,隨著世間的推移,容清紓發現,君昭翰越來越醉心權勢、玩弄權術,對於民生疾苦,反而,不那麼重視了。
御顏熠卻不同,雖然會和大臣們針鋒相對,但非常有責任心,有使命感。
身上的擔子,一旦挑起來,雖然會說要卸下擔子,卻從來沒有放下。
對於百姓,也是真的愛民如子,仁德寬厚。
“大概,是從韶國接你回來,被韶國追兵追剿,機緣巧合,進入了那個世外高人孫姨的廬舍。當時,她說的一番肺腑之言,我如今還記憶猶新。”
“她說,這世間,許多事情,是你非做不可,卻並非非你不可之事。當有所取捨之時,當先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