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清紓見著眾人都去領物資後,將老婆婆拉到一旁,“老婆婆,有些事,我想向你請教一下。”
“當初如果沒有容姑娘,我只怕和那個女人手下的人一樣,沒過幾日,就去見了閻王爺。”
那個女人,無非是指聶斕。
“當時,我就說過,以後只要有用得上我的地方,容姑娘就儘管開口。所以,容姑娘有什麼要問的,隨便說。”
“老婆婆,我觀察過,順康衚衕的人,大多是老弱婦孺,少有的幾個青壯年的男子,都是纏綿病榻的。即便有幸能恢復戶籍,找一份活計,也不是易事。所以,我打算籌辦一個善堂,幫助大家,你有什麼建議嗎?”
雖然古御帝施恩,讓這裡的人大多擁有了戶籍,但經年累月形成的偏見,卻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消除的。
況且,還有一部分沒有得到戶籍,都是一些貧弱的婦孺,若無他們幫助,他們很難捱過這個冬天,這已經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老婆婆是最瞭解順康衚衕的人,所以,她的意見很重。
老婆婆看著那些蜂擁著去領物資的人,眼底流露出無限的哀憫與悲痛,“容姑娘應該也知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的道理。如果真心想幫他們,便設法提供他們一份活計,讓他們有傍身的一技之長。畢竟,容姑娘幫他們,也只能幫一時,幫不了他們一輩子。”
“這些我都明白,但當務之急,是讓大家有一個可以遮風擋雨的避難所。隆冬將至,這裡顯然不足以抵禦風寒。我走遍了京城的許多地方,但始終無法確定善堂的選址。想起當時老婆婆曾經承諾過,若有困難之處,可以來順康衚衕,所以,才特意跑了一趟。”
老婆婆說的道理,她又何嘗不知,但若是不挺過眼下的困境,又何談長遠的規劃。
不過,好在這裡的人,雖然生活在這等困難重重的境遇,卻沒有徹底墮落。
“容姑娘。我記得青囊館附近,有許多空下的房子。官員百姓都嫌那裡偏僻破舊,但只要修上一下,完全可以住人;而且,安置下這裡的人,絕對沒有任何的問題。”
“青囊館?”雖然那邊不是京城的繁華地段,但那邊寬廣,可以擴建醫館,容納許多人,這也是她當初在那邊開設醫館的原因。
至於那邊的空房,她還真的沒有仔細觀察過。
“一來,有什麼三災五病的,方便去青囊館看病。二來,那邊的地租便宜,花不了多少銀子。”
她以前還奢想過,這輩子能存夠錢,從黑市買一個戶籍,然後再買下那裡的房子,好讓她的孫兒擺脫這裡。
雖然,知道這些都是異想天開。
“老婆婆,我知道了。這幾日,我便會去青囊館那邊看看房子,等一切都談妥後,我再接你們過去。不過,還得麻煩老婆婆,幫我處理一些瑣碎之事,當然,我還會找人過來幫忙,可以嗎?”
雖然,這些事她也可以派人來做,但有一個將這裡摸得透透的人幫忙,自然會事半功倍。
“容姑娘儘管開口,只要我能幫得上忙。”
“我需要老婆婆幫我計算一下,這裡一共多少人,他們未來有何打算,還需要一些什麼物資等等。差不多就是這些,具體要做的事情,我會讓人過來和你詳談的。”
凡事都需要腳踏實地,穩紮穩打,絕不能一蹴而就,所以,只有先將這裡的情況,都瞭如指掌後,她才能將下一步做好。
“容姑娘有這一份善心,想要幫我們,我肯定要全心全意幫容姑娘。”
“姑娘,東西都發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