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恆直接點破他:“齊王派出這些刺客,是想試一試本王吧?”
“四叔何出此言?莫非是侄兒有什麼做的不對的地方?”劉襄依舊在裝傻。
劉恆輕笑了一聲,揮手讓周亞夫將那些刺客都帶走,又把漪房扶回到馬車上休息,才開始和劉襄開啟天窗說亮話。
“若是你想探知我代國如今的兵力情況,本王可以明確的告知你。只是四處打聽這些問題,還不如走另一條光明大道。”劉恆此話說的很隱晦,但劉襄常年在各大勢力之中打轉,是諸侯王中的人精,他自然明白劉恆究竟在說什麼。
“四叔難道有什麼訊息?”
“這訊息你定當也聽說了,呂太后最近惡疾纏身,長安那邊怕是會有動盪。”劉恆一邊瞧著他的臉色,一邊繼續說著,“若是長安發生變故,咱們這些諸侯王自當是要隨著改變。呂太后一死,呂氏外戚和我們劉氏一族之間的矛盾便會激化,最終免不了是一場爭鬥。”
“四叔的意思是?”劉襄此次前來代國也正是為了此事,他想探聽各國的兵力情況,然後當然是跟隨最強的一國。這樣自己即使不出力,贏了也能得到一些好處,而若是輸了,他即使不能全身而退,也不會損失太多。
“你們齊國兵力強盛,雖然不是諸侯國中最強的一個,但對付起呂氏中的一些分支來,也算是綽綽有餘了。呂太后一死,伐呂便是大勢所趨,若是你能在其中佔得一些功勞,將來不愁齊國的版圖不能擴大。”
劉襄聽著倒是覺得有道理,他雖然向來愛做一些牆頭草的行徑,但私心裡還是想讓齊國變得強大起來。如今的確是個好機會,若能將這機會抓住,說不定除了齊國,說不定能得到一整個秀麗江山。
“既是如此好事,為何四叔不親自動手?”劉襄警惕道。
劉恆佯裝無奈的嘆息了一聲:“若是本王能有你齊國那樣強盛的兵力,早就已經有所行動了,還會等得到現在嗎?”
“那四叔覺得我如今應該怎麼做?”劉襄心中有些思量,為防止其中有詐,還是先問一問為好。
“等!”劉恆儘量站在他的角度去說,“等到呂太后薨逝,長安亂作一團的時候,你再帶兵前去緝拿呂產、呂祿等人,到時候將他們手裡的兵力收入囊中,立的也是大功,不怕沒人支援你。”
“若是這些事情全讓我給做了,那四叔又想做什麼呢?”
“代國的兵力不夠強勁,自然是不能從你們爭上一爭的,但是若只是收個尾,作為你們齊國的附屬軍隊,拿捏住背後可能出現偷襲的敵人,也算是有些功勞了。”劉恆裝作諂媚的樣子,“到時候你能主導一切,便將代國的疆域再擴大些,也不枉四叔今日給你出些主意了。”
劉襄仔細想了想,劉恆所說的似乎在理。且他在代國待了這些日子,的確沒有看到什麼值得注意的軍隊,心中便更加相信了幾分。
“四叔既然說代國兵力不足,那又如何能保證拿捏得住敵人偷襲呢?”劉襄做事向來謹慎,各方面都一定要問清楚再做決定。
劉恆往周亞夫那邊揚了揚頭:“他一人便能抵過你這麼多訓練精良的刺客,帶兵打仗也是不在話下了。”
劉襄方才已經見識了周亞夫的勇猛,自己雖被他冒犯,心中卻也是佩服的。若是有此人在,的確穩妥了幾分。他便向劉恆點了點頭,鄭重的伸出手去,叔侄倆的手便緊握在了一起。
“日後還得要四叔多多關照了,只是不知呂太后那病能拖到什麼時候。”劉襄聽了劉恆的這些話,一臉的躍躍欲試,彷彿想要馬上攻進長安,坐在那個睥睨天下的位置上。
“這便是全看天意了,不過據長安遞過來的訊息,可能也撐不了多久了,你還得早做準備才是。”
隨後,因這兩人達成了協議,周亞夫便放了那些刺客,由他們護送劉襄回到齊國。
“王上,如今對付呂祿的問題也是解決了。”漪房坐在馬車裡,等到劉恆一上來,便微笑著對他說道。
劉恆將她擁進懷中:“是啊,本王還想著怎樣去接近齊王,不曾想他就主動來了,還真是得來全不費工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