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385章 你們有嗎 (1 / 2)

在周愚的驚呼聲中,眾人果然發現諸葛明開始在廚房裡找起了食材。若是換了平常,這種找食材甚至切菜的活都是 王朗這些徒弟來幹。可現在他和蘇景晨比賽,要是還讓徒弟來幹這麼活,那就實在有些過分了。

諸葛明選擇的第一件食材是鮑魚。在C市這種地方,川菜盛行,這裡的人們極少食用海鮮。所以諸葛明一拿鮑魚,

立刻就吸引了不少廚師的目光。

鮑魚跟冬蟲夏草一樣,都是按個頭來劃分等級,業內稱之為“頭數”。頭數越少的鮑魚,等級越高,價格越貴。諸 葛明拿的這幾隻鮑魚屬幹2頭鮑,算得上是鮑魚中的極品。俗話說,“有錢難買2頭鮑”,可見大個頭鮑魚的稀缺。

在享了鮑魚之後,諸葛明並未停下選用食材的腳步,他的下一個食材是海參,然後緊接著又拿了魚唇。

“鮑魚,海參,魚唇……難道師父要做那道菜了嗎? ”王朗突然興奮了起來。

“佛跳牆!”周愚跟王朗對視一眼,會心一笑。

諸葛明做菜不拘一格,各大菜系均十分檀長,而且都有拿手的菜。在閩菜之後,諸葛明最揸長的就是佛跳牆了。佛 跳牆,在有的地方也叫滿壇香,亦或是福壽全。不過這道菜的食材十分講究,需要用上好的鮑魚、海參、魚翅、瑤 柱和魚唇等名貴食材,加之以高湯和F省上好的老酒,以文火慢燉數個小時,方能成菜。

佛跳牆所需的食材如此之多,但卻並非純粹以名貴食材堆積而出的菜品,而需要廚師以高超的廚藝進行烹飪,將所 有材料的味道和營養完美地結合起來。這裡面,食材的選擇和配比,調料的選用,火候的把控,甚至放入食材的順 序都會影響最後這道菜的口感。如果是水平不夠的廚師來做這道菜,最後只會浪費一堆名貴的食材,而得到的成菜 未必比刷鍋水好吃多少。

王朗跟了諸葛明這麼多年,也只有幸見過諸葛明做過一次佛跳牆。那一次是在國宴之上,華夏的高層親自打電話將 諸葛明請了過去。諸葛明別的菜一道沒做,只做了這一道佛跳牆,結果麻得了與會所有外賓的一致讚揚。從此,諸

葛大廚的聲威響徹了全國。

佛跳牆不僅對原材料很講究,處理方式也十分繁雜。魚翅雖好,但最原始的魚翅卻帶有濃郁的腥味,需要以蔥姜、

白酒去腥,並用籠屜蒸兩個小時以上才能使用。除了魚翅以外,鮑魚和海參同樣需要進籠屜蒸爛。魚唇則又不同,

當以高溫油鍋炸脆。雞鴨、豬蹄等肉食味道各不相同,需要入鍋翻炒,再輔以桂皮等香料悶煮。

諸葛明做了幾十年大廚,對這些步驟早已爛熟於心。只見他菜刀上下翻飛,像一隻只翩翩起舞的蝴蝶。灶臺上,四 個鍋同時處理著四種不同的食材,廚房內頓時芳香四溢。

另一邊,蘇景晨也開始了食材的選擇。跟諸葛明選取名貴食材不同,蘇景晨選取的食材全是市場上價格低廉的大白菜, 而且以選就選了二十多斤。

“這姓風的小子選這麼多大白菜乾什麼?大白菜這種東西,家家戶戶都有,能有什麼好吃的? ”看到蘇景晨的舉動,

王朗又忍不住再次嘲諷起來。

不過他這話倒是沒有說錯。大白菜這種植物,一顆就好幾斤重,也不用特意打理,產量極高,價格自然也貴不到哪 兒去。王朗來自農村。他還記得,自己小的時候,家家戶戶都種一大片的大白菜。最後這些大白菜要麼以幾分錢一 斤的低價賣給了菜販子,要麼都爛在了地裡。

對於大白菜,王朗是實在愛不起來。每年一到冬天,應季的蔬菜少了,每頓飯的飯桌上就總是會出現大白菜的身影。 炒大白菜,醋溜大白菜,大白菜燒肉,醃大白菜,泡大白菜,大白菜湯,王朗只要一回憶起童年,就滿腦子都是大 白菜。

跟王朗類似,廚房裡的大多數人看到蘇景晨拿了那麼多大白菜之後,都對他要做的菜失去了興趣。俗話說:“巧婦難 為無米之炊”,做菜也是這個道理。要想做出色香味俱全的美味佳餚,食材和廚藝兩者缺一不可。在他們看來,任 憑蘇景晨廚藝多麼高絕,也不可能將這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大白菜做出花來。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