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完信老人便消失在人潮。
梁度拿到書信,坐回馬起來,只見信上說:
父親大人膝下,敬稟者:
日前兒盡收精銳之兵,凡十三萬餘人。
料想皇帝陛下已遣父親歸家頤養天年。兒今天已到汝南。特在汝南紮下營寨,但用兵之法,練兵之法,兒皆不知,乞示知。
汝南一向很暖,昨天發風,才冷了起來,但房中尚暖。兒這邊大小俱安,請勿念為要。
洛陽是非之地,兒恭請父親儘快趕到汝南匯合為要。
專此布達,恭請金安。
兒雨舟叩。
看罷來信,梁度嘴角微微一笑,“還說什麼你不知練兵用兵之法,兒啊,你可比你爹滑頭多了!”
汝南,梁雨舟軍營處。
“擂鼓聚將!”
隨著悲壯的軍號聲起,眾人一起來到統帥牙帳內,眾人也是第一次見到了這個“紈絝公子”。
大家悄悄議論著,有人提議等鎮南王到了才思考下一步去哪兒。
梁雨舟眼裡寒光掃過眾人,用及其悲壯的聲音說道:
“我,梁雨舟,是一個笨拙之人,我沒有劉希,莫驚春的才氣縱橫,也沒有武藝在身,但我深信,破陣殺敵,首在運籌於帷幕之中!”
“小公子,你想做些什麼?不是我們瞧不起你,實在是軍國之事,不能兒戲啊!”
“對啊對啊,鄧將軍說得對!”
……
“你們都是帶兵之人,應該知道趙九淵所能倚仗的,就是騎兵,他們作戰迅疾如火,而今趙九淵養子烏勒孜就領騎兵五萬,屯兵河內。你們現在還要等嗎?”
大部分人都不說話了。
“那你說說看,我們現在該怎麼辦?”
“我意,積極屯軍備戰。第一,將軍中強弓硬弩和戰車集中起來,並選拔不畏死的軍士單獨訓練;第二,盡全力徵集糧草;第三,全軍進行密集訓練,成立軍械鍛造隊,我等會兒給你們寫下工藝改善方式和大刀設計款式!”
“人人都傳小公子……沒想到啊,是個全才!”
梁雨舟並沒有過多廢話,而且鼓勵大家道:
“各位將軍,休再誇口,都下去忙吧,快速開始,動作務必要快啊!”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