熙平十一年冬,太子獨孤銘大病了一場,給皇宮帶來了深深的陰霾。關於姚貴妃的詛咒又一次在宮中流傳,如同瘟疫般蔓延,令人不寒而慄。佟皇后為此焦慮不安,夜不能寐,甚至提早生出了白髮,彷彿一夜間蒼老了十幾歲。
獨孤徹也陷入了無盡的惶恐之中。他的擔憂並不僅僅因為獨孤銘是他目前唯一的兒子,還因為他是南祁的唯一接班人,關乎社稷安定與穩固。
一旦太子出現不測,朝局將會陷入動盪。
夏侯紓也束手無策,只能帶領宮中的妃嬪們在太廟前為太子的康復祈福。
好在上天保佑,獨孤徹遍尋良醫,太子總算死裡逃生,撿回一條命。然而,這場大病卻讓太子的智力受損,原本就不太會說話的孩子,如今更是神情呆滯,乖巧得像個木偶。
皇室對儲君的憂慮,如同厚重的烏雲,籠罩在南祁國的上空,久久無法消散。
佟皇后起初完全無法接受這個事實。她覺得這就是上天對她的懲罰,是她的報應。她與姚槿秋鬥了那麼多年,卻不得不在姚槿秋死後養著她的兒子。等她終於慢慢接受了這個安排,以為自己可以母憑子貴,卻又發現自己盡心盡力撫養的“兒子”居然是個傻子。
自那之後,佟皇后的精神狀況便不太好,甚至已經無法管理後宮。獨孤徹不得不將後宮的管理大權交給夏侯紓。
熙平十二年夏,夏侯紓終於不負眾望,在進宮四年後懷上了身孕。這個訊息彷彿一道喜從天降的福音,瞬間傳遍了整個國家。舉國上下沉浸在喜悅之中,紛紛把目光投向了她,期待著她的肚子裡能夠孕育出一個健康活潑的孩子,填補皇嗣零落的缺憾。
隨著夏侯紓的肚子日漸隆起,人們的期待也越發濃烈。在這個等待的過程中,整個國家彷彿都在和夏侯紓一起呼吸,共同期盼著新生命的誕生。無論是朝堂上的官員,還是市井之中的百姓,都懷著同樣的期望,希望這個孩子能夠為國家和皇室帶來好運。
都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夏侯紓懷孕的十個月裡,獨孤徹殫精竭慮,整個人都瘦了一圈。而夏侯紓沒少折騰,可她的體重就像脫韁的野馬一樣一路狂飆,竟然還胖了近二十斤。為此,福樂公主沒少嘲諷她,天天嚷嚷著要把飛鸞殿的門開大一點,不然夏侯紓無法進出。
夏侯紓只能撫摸著圓滾滾的肚皮,無奈地嘆了口氣。
最讓人無語的是,當夏侯紓順利生下皇子後,獨孤徹的表現卻比夏侯紓還要激動。他抱著孩子泣不成聲,彷彿是他歷經千辛萬苦才將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上。而福樂公主則在產房門外哭得撕心裂肺,嘴上嚷嚷著她母后就是因為生了她才損傷了身體,早早離世,她不希望夏侯紓這個養母再遭受同樣的命運。
父女倆一唱一和,讓夏侯紓哭笑不得。
皇室有喜,普天同慶。更難得的是,這是一個男孩的降生。只是,孩子出生後遲遲未取名,直到百日宴那天,獨孤徹才鄭重其事地賜予其名——獨孤銳。
這個名字,不僅是對新生命的祝福,更是對未來的期許。
獨孤徹對獨孤銳的喜愛之情猶如浩瀚星海,深沉且熾烈。他將獨孤銳視作生命中最為寶貴的明珠,時時刻刻都珍視在懷,陪伴在他的左右,一日見不到就心神不寧。無論是學問、武藝還是人生的哲理,獨孤徹都親自悉心教導,期待他能茁壯成長。
隨著時間的流逝,獨孤銳逐漸長大,他的性格越發鮮明。他活潑伶俐、聰明機敏,無論學什麼都能觸類旁通,讓人驚歎不已。這樣的獨孤銳,無疑是人見人愛的存在。
獨孤徹看著獨孤銳的成長,心中滿是欣慰和驕傲。他堅信,這個自己視如生命的兒子,必將如同璀璨的星辰,綻放出屬於他自己的光芒,為南祁帶來新的希望。
熙平十九年春,夏侯紓又生了一個女兒,取名獨孤輕悠,封號福元公主。
在這幾年間,皇宮中的氣氛也異常活躍。新晉的幾位妃嬪們陸續為皇室增添了六位皇子、三位公主。這些皇子公主們都健康活潑,除了偶爾有發熱或咳嗽這樣的小病小痛,基本上沒有遭遇過任何重大的疾病,並且都平安地成長著,給整個南祁皇宮增添了祥瑞之氣。
無論獨孤徹過去無子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南祁已然掙脫了皇嗣凋零的詛咒。
此後多年,國運昌隆,百姓安居樂業,世間繁榮興盛,萬物朝著一個輝煌的時代疾馳。
越國公府如今人丁興旺,曾經冷寂的宅院如今變得熱鬧非凡,每天人來人往,歡聲笑語不斷,已經成為全京城最熱鬧的府邸之一。府中的花園裡,花香四溢,蜂蝶飛舞,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公府內的建築也經過修繕一新,彰顯著越國公的尊貴地位。
自從南祁與北原達成休兵止戈的盟約,西嶽也退兵休養之後,南祁的戰事逐漸減少。夏侯淵雖然從未放鬆警惕,依然掌管著赤羽軍西郊大營的都督之權,並勤加操練,但也有更多的時間留在家裡,與妻子閒話家常,享受兒孫繞膝的天倫之樂。
夏侯翊與周繆音生下長女夏侯馨之後,十餘年間,又陸續生下了二子二女。夫妻兩人始終甜蜜如初,恩愛不渝,相互扶持,共度風雨。
二房那邊,夏侯潭擢升為正三品的上都護,掌撫慰周邊,輯寧外寇。
夏侯綺與韓廷譽夫妻同心,堅決留守錦鳳城,共同承擔起守護一方安定的責任。
夏侯翓擢升了禁軍副統領,位居褚黎安之下。他與盧映雪婚後陸續生下了三子一女。有了孩子之後,盧映雪也逐漸變得沉穩起來,她時常教育子女萬事不可輕率魯莽,但關鍵時刻,必須果斷行事,切不可遊移不定,否則將追悔莫及。
夏侯純與賀子彥婚後生了兩子一女,但夫妻倆都不擅長照顧和教育孩子,便將孩子託付給太尉夫人照管。閒暇之餘,他們夫妻像一對熱戀期的小情侶,流連於京中的某個新開的酒樓,或者是街邊某個口碑很好的鋪子,品嚐美酒佳餚,感受那份獨特的愜意與舒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