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登鳳闕> 第150章 這個人,我查定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50章 這個人,我查定了! (1 / 2)

齊吟霜的屍身離奇失蹤後,東宮的宮女內監基本上被換了一遍,至於那些被換下的人去了哪裡,無人知曉。

緊接著,宮中宣佈太子側妃齊氏染病薨逝,老皇帝下旨厚葬。

在這期間,彈劾太子的奏章就沒斷過,甚至提出了易儲之說。老皇帝的身體每況日下,看著那些奏章更是氣得吐血。

十一月,晉王獨孤徹領五千精兵深入北原,火燒敵軍後方補給,王軍士氣大增,順勢收復五座城池,殺敵三萬人。

喜訊傳回京師,朝中便有人上書請求廢太子獨孤衡,改立晉王獨孤徹。老皇帝看完之後全部壓在了御書房的書架下面。

隨著獨孤徹班師回朝的訊息傳回京城,立晉王為太子的呼聲更甚。老皇帝無可奈何,還是想盡辦法的壓制輿論,企圖用自己最後的威信來完成皇權的平穩交接。

晉王獨孤徹班師回朝前夕,臨近產期的晉王妃在從護國寺回府的途中被人劫走。老皇帝下令封鎖城門,全城秘密搜捕。

獨孤徹才到城門口,就看到府中的老僕匆匆趕來,滿懷期待的他得到的卻是即將臨盆的愛妻下落不明的訊息。暴怒的獨孤徹連盔甲都沒換下,便帶人前往晉王妃失蹤的路段進行查勘。

出發前,獨孤徹就擔心過晉王妃身懷六甲會受前方戰事影響,所以特意派了信得過的人貼身護衛,不讓其他人把前線戰報告知她,好讓她安心養胎。沒想到晉王妃得不到確切的訊息,反而更擔心丈夫的安危,八個多月了非要鬧著去護國寺進香祈福,這才讓心懷不軌之人鑽了空子。

這邊,獨孤徹還在四處搜尋愛妻的蹤跡。那邊,宮中卻宣佈老皇帝病危,讓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部入宮祈福。

晉王已歸朝,三品大員們不疑有他,馬不停蹄進了宮。然而他們前腳剛入宮,立馬就被不知道從哪裡來的禁衛一一制服,關在泰安殿裡。等他們反應過來,才知道是太子要逼宮。

自知窮途末路的太子被禁足了三個月,身邊的親信也被陸續調離,早就已經按捺不住。朝臣的彈劾,晉王的赫赫戰功及平安迴歸都是對他的威脅和挑釁。在太子妃的慫恿和太子妃母家高氏一族的暗中支援下,他們藉著老皇帝病重私自調兵入宮,決定放手一搏。

他們先是抓了晉王妃,藉此牽制晉王獨孤徹,制止他入宮面聖。隨後佔領皇宮,一邊逼迫老皇帝交出印璽,一邊下令對晉王趕盡殺絕。再後來又假傳聖旨傳三品大員入宮,企圖謀朝篡位。

這一番謀劃,原本天衣無縫,萬無一失,但他們偏偏低估了獨孤徹的能力以及朝臣對他的擁護,最後功虧一簣。

太子佔領皇宮的第三天,手段用盡,終於從老皇帝手中拿到了印璽,並下了傳位詔書,隨後命文武百官進宮覲見,慶賀新帝登基。

對於新建戰功的三弟獨孤徹,太子則以班師回朝多日卻拒不交回兵符為由給他安了一個謀逆之名,下令查封晉王府,並全國通緝,生死不論。

新帝登基大典上,太子與太子妃身著最新趕製出來的帝后服飾堂而皇之地接受朝臣跪拜,高氏族人也趾高氣昂、作威作福。期間偶有幾個不肯屈服的正直之臣,立刻被就地斬殺,鮮血染紅了勤政殿的地板,也刺傷了老臣的拳拳報國之心。

太子和太子妃的一番殺雞儆猴的手段,效果十分顯著,朝堂上下人人自危。除了高氏一族和他的支持者們拍手稱快,其他大臣敢怒不敢言,為了家中妻兒老小的性命,不得不俯首稱臣。

正當太子以一種俯瞰天下的姿態睥睨著下面跪著的大片臣民,突然一隻冷箭射中他的咽喉,然後他以一種奇特的姿勢倒在了龍椅上,雙目眥裂,眼睛裡的得意與驕狂頓時替換成震驚、不甘和痛苦,鮮紅色的液體順著他的嘴角汩汩流出,剛帶上去的王冕也跌落在地,瑠珠灑落一片。

現場頓時一片混亂,衝上去掩護新帝后的,抱頭鼠竄的,被嚇混過去的……醜態百出。

伴隨著人們的驚叫聲以及衛兵揮動兵刃的鏗鏘聲,身著黑色鎧甲紅披風的晉王獨孤徹如神人天降,領著一眾人馬出現在大家眼前,瞬間將太子的人圍得水洩不通。

雙方兵戎相見,血濺五步,剛剛還因衛冕皇后寶座而沉浸在喜悅中的太子妃嚇得跌倒在地。她見太子已命在旦夕,回天乏術,趕緊將身邊的侍從拉來擋在自己身前,大喊道:“晉王謀逆,當眾弒君,快快斬殺!”

高氏一族自知大難臨頭,但又不甘心就此束手就擒,只能順手抓了幾個對老皇帝忠心耿耿的老臣做人質,繼續負隅頑抗。

晉王的出現讓那些受制於人的大臣們看到了新的曙光,也穩住了他們的心智。他們見太子一干人大勢已去,紛紛站起身來,請晉王不必顧及他們的性命,儘快拿下大逆不道且謀朝篡位的太子和太子妃,並解救被困多日的老皇帝。

這場宮變廝殺了近兩個時辰,太子和太子妃雙雙伏誅,高氏族人死的死、傷的傷,無一漏網,鮮血瀰漫了整個皇宮,染紅了景泰十七年的冬天。

晉王和眾大臣終於找到老皇帝時,他已經奄奄一息,連話都說不出來了——被迫交出了傳國印璽的老皇帝對太子而言早已是無用之人,好幾天未進水米,留著這最後一口氣,也是在等待著見證南祁王朝今後的命運。

確認宮中逆黨已無殘餘,獨孤徹並沒有在老皇帝面前過多停留,也沒有心思跟眾大臣聚在一起商討新君人選,而是立刻讓人搜查東宮和皇宮的每一個角落,勢必找到即將臨產的晉王妃。

經過一天一夜的搜尋,獨孤徹終於在東宮的地牢裡找到了氣若游絲的晉王妃和一個近身服侍的婢女。原來太子怕她逃脫,一直將她關在暗無天日的地牢裡,而地牢裡陰冷潮溼,懷孕近九個月的晉王妃行動多有不便,又受了極大的驚嚇和奔波之苦,腹痛了好幾日,這才沒了生氣。

晉王妃被救出的當天,老皇帝撒手人寰,最終也沒留下關於將皇位傳給誰的隻言片語。

半個月後,晉王妃蕭氏拼死產下一女。

老皇帝膝下共有五子四女。其中,楊皇后所生的嫡長子獨孤徵早夭,過繼庶長子獨孤衡並立為太子。如今獨孤衡逼宮謀反已被誅殺,剩下的三個庶出皇子中,皇五子獨孤律不過十歲,能擔當大任的便是封了晉王的皇三子獨孤徹與封了濮王的皇四子獨孤衍。而晉王獨孤徹剛大勝北原敵軍,又有勤王救駕之功,是當之無愧的新君人選。

十二月底,在半數朝臣的擁立下,晉王獨孤徹繼任為新君,改年號為熙平,立嫡母楊氏為皇太后,生母姚氏為帝太后,元配蕭氏為皇后。因蕭氏尚在月子裡,且產後身體孱弱,定於次年三月舉行封后大典。

新君即位後,永珍更新。獨孤徹除了提拔自己的得力部下,還重用了朝中許多從前不得志的老臣,其中就包括御史齊襄。

齊襄經歷了喪女之痛後是打定了主意要辭官歸隱的,尤其是在宮變之後,他對朝廷更加失望。然而獨孤徹得知後竟親自駕臨齊家,與齊襄深入交談了一番後,齊襄突然就改變了態度,毅然歸入獨孤徹麾下。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