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登鳳闕> 第三卷 探相府 第49章 求助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卷 探相府 第49章 求助 (1 / 2)

銀香跟著易舞的時間比較長,因而她非常清楚易舞的個人喜好和日常生活習慣及動向。聽了夏侯紓的問詢,她便認真地回憶起易舞生前的事情來。

過了一會兒,銀香搖搖頭,語氣肯定的說:“沒有。丞相府的內宅是由明嘉郡主主事,另外幾位如夫人、公子和姑娘們都對明嘉郡主馬首是瞻。易夫人進府一年多,平時鮮少出門,也很少跟府中的其他夫人來往,就是明嘉郡主召見,她也不願去見。丞相大人喜愛易夫人,就下令免除了她給主母晨昏定省的規矩,而她住的翠玉館也不許除了丞相大人之外的男子進入。丞相大人不來的時候,易夫人便把自己關在房中跳舞,不讓我們伺候。”

這麼硬氣的侍妾,夏侯紓還是第一次聽說。尤其是丞相府的當家主母還是鼎鼎大名,號稱眼裡揉不得沙子的明嘉郡主。而易舞居然還在丞相府生活了一年多,光是想想就覺得不可思議。

看來王崇厚與明嘉郡主這對夫妻,相處得還挺有意思的。

銀香見夏侯紓神色變化莫測,也不說話,便以為夏侯紓是在責備她沒有把事情說全面,她趕緊絞盡腦汁的繼續回憶。這一努力,她還真就想起了一點不同尋常的事情來,忙說:“要說有什麼異常的舉動,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易夫人暴斃前幾天曾邀了丹青妙手崔閬公子為她畫像,當時還是我陪著夫人去的呢!”

夏侯紓聞言一臉愕然。

南祁民風淳樸,在繪畫方面偏好奇山異水、花鳥魚蟲,鮮少畫人像。通常情況下,女子請人為自己畫像分三種:一種是未出嫁的女兒家,由父母請了畫師到府中為其畫像,議親時方便交由媒人帶去給相中的男子家說親,這種一般都是孤本,相看之後女方父母馬上就要收回去命人妥善保管,不會輕易流出。一種是紅樓楚館的花魁,用來吸引或者答謝恩客,這類畫像基本都流向了經常流連於煙花柳巷的紈絝子弟和文人墨客。還有一種便是紀念已亡人,通常是追思者掛在家裡,也不會隨便流出。

易舞雖然出身不高,但彼時已脫了賤籍,是王丞相心尖尖上的枕邊人,又無病無痛、錦衣玉食,她似乎沒有什麼理由為自己畫像。

夏侯紓追問道:“好好的,她為何突然要請人為自己畫像?”

銀香雖然是易舞生前所信賴之人,可她到底不是易舞肚子裡的蛔蟲。她猜不準易舞的心思,只好模稜兩可地說:“去畫像的路上,我曾問過易夫人緣由,可她沒有回答我,只是感嘆歲月無情、紅顏易逝。我想她大概是擔心自己會一天天慢慢老去,丞相大人再也不來看她了吧……”

以色侍人者,最擔心的應該就是色衰而愛馳。可易舞這樣正值青春年華且榮寵正盛的美人,她也會有這樣的顧慮嗎?

單就年齡而言,王丞相的年紀足以做她的父親了。說難聽點,他已是個半截身子埋黃土的人。等到易舞半老徐娘時,王丞相只怕都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吧。而且目前的種種跡象都表明,易舞跟陵王府有關,陵王府總不至於白白扔了這麼大一顆棋子吧。

銀香跟在易舞身邊這麼久,居然都沒有把她看透,可見她其實知道的也不多。

不過,能從銀香的嘴裡聽到這些,也不枉費她花了那麼多錢。

“你剛才說易夫人找的誰為她畫像?”侯紓又問。

都說易舞是個美人,可美人與美人之間還是有區別的,或是美在皮囊,或是美在骨相,或是美在獨特的風姿神韻……總有一處閃光點,而各方面都恰到好處的屈指可數。

她很好奇易舞是哪一種。

“是京城裡鼎鼎有名的崔閬公子。”銀香忙說,“崔閬公子是赫赫有名的丹青聖手,肯定能把易夫人畫得傾城傾國。”

不知道是不是想起了易舞的絕色容顏,銀香說這話的時候,臉上不由得浮起一絲與有榮焉的驕傲之色。

崔閬公子的名號夏侯紓偶有耳聞。聽說京城裡許多到了議親年齡的官家女子也經常請他為自己畫像,因而崔閬公子十分搶手。先前恭王府兩個年紀較長的表姐在出嫁前就曾請過他為自己畫像,兩個表姐夫都是看到了她們的畫像,深深地被她們的美貌折服,才讓媒人安排了見面,所以後面男方家也就沒那麼介意她倆是庶出。

夏侯紓沒見過崔閬公子的畫,但她清楚鍾家的幾個表姐妹長相都十分出色,再加上恭王妃非常注重她們的教養,她們的行為舉止和氣質也不差,即便崔閬公子畫技沒有傳聞中那麼精湛,也不至於把她們畫成醜八怪。

如果能看看易舞的畫像,也許她會對易舞這個人更加了解。

想到這裡,夏侯紓又問:“你說的那幅畫可有取回?”

銀香嘆了一口氣,遺憾道:“可惜還沒來得及取回畫像,易夫人就沒了,想來那幅畫現在還在崔閬公子手中。”

如果沒有取回,那應該還在畫師手裡。可崔閬公子因為名聲在外,並不是那麼容易約得到的人。

夏侯紓暗自琢磨了一會兒,方說:“我聽說崔閬公子雖然畫得一手好丹青,脾氣卻非常古怪,並非誰請他作畫,他都會答應。給誰畫,何時畫,都得看他的心情,是個隨心所欲,恃才自傲的人物。而且他行蹤詭秘,神龍見首不見尾,至今沒人見過他的真面目。這樣的人,你們當時是如何見上他的?”

銀香趕緊回答說:“崔閬公子雖然行蹤不定,可他常有畫作經常掛在曬月齋出售,因而他與曬月齋的趙掌櫃十分熟稔。當初易夫人也是透過趙掌櫃才聯絡上崔閬公子的,後來作畫時是選在了百鶴原。”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