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戰國系年傳奇> 章四七:春秋往事趙鞅傳無恤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四七:春秋往事趙鞅傳無恤 (1 / 2)

公元前491年7月,齊景公命大夫田乞、弦施帶領齊國的一支偏師,會和衛卿寧跪帶兵,軍指朝歌,救援範氏。趙鞅避實就虛,移師攻打邯鄲,那年9月,趙鞅兵臨邯鄲,下令大舉攻城。荀寅、趙稷在邯鄲固守近兩個月,終抵擋不住晉軍的攻勢。至11月,邯鄲守軍力竭而潰,趙鞅率軍攻入邯鄲,邯鄲光復。敗軍之中,荀寅逃亡鮮虞,趙稷逃奔臨地。

齊、衛聯軍聽聞北方重鎮邯鄲被圍,便由弦施自領一軍前往北方救援,接納趙稷,並將臨地的城牆拆毀。

就在趙鞅為光復失地而奔波不止時,齊景公又派遣國夏國惠子向晉國腹地發起了進攻,由於趙鞅的軍隊主要在應對二卿內亂,對於國惠子的進攻無可奈何。短短一個月時間連續攻陷晉國邢、任、欒、鄗、逆畤、陰人、盂、壺口等城池,並一直打到鮮虞,護送荀寅至柏人(今河北省邢臺市隆堯縣西部)。

面對齊國近乎瘋狂的在晉國大地上肆無忌憚的掃蕩,趙鞅固忍。經過一個冬季的休整,晉軍準備著向範氏、士氏發起最後的攻勢。

公元前490年開春,趙鞅率領晉軍將柏人團團包圍,攻勢非常迅猛,荀寅、士吉射在柏人城中無法立足,棄城而逃亡齊國,不久柏人光復。

這年夏天,趙鞅為根除範氏、中行氏餘黨,率領晉軍討伐衛國,包圍衛國中牟,並伺機謀立公子蒯聵。這次出兵是自前497年二卿之亂以來,晉軍第一次的主動對外戰爭,此刻晉國已經徹底走出內亂的陰影。

第二年,趙鞅再次出兵攻打鮮虞,旨在肅清中行氏餘孽,鞏固國家後方。

至此,長達近8年之久的晉國內戰,在趙鞅的領導下被平定了。

就在晉國的內亂逐漸平息之時,齊國後院起火,齊景公猝死,那齊國因景公猝死出現了田氏作亂,令齊國自顧不暇。齊景公經營的諸多聯盟出現鬆動,面對趙鞅的強勢壓迫,宋國率先倒回向晉國,並甘為晉國馬前卒,趙鞅的努力初見成效。

這時候,南方的吳國崛起勢頭極猛,不斷北上,向齊國發起攻勢,令齊國內外交困。前485年,趙鞅果斷的親自率領晉軍主力攻打齊國,並順利攻佔了犁(在今山東省臨邑縣西)、轅(在今山東省禹城縣一帶),並拆毀了高唐(田氏起家的封地)的城牆,趙鞅為了懲處干涉晉國事務過多,並收留晉國二卿的齊國人,一直乘勝攻入齊國腹地,相當於當年郤克伐齊的滲透度,才班師回國。

至此,六卿化四卿完全穩固,且以趙鞅一人之力挽救晉國於霸主地位。此後又歷經黃池之會,就是與吳國在黃池會盟,也就是這一次會盟,那吳國被越國勾踐背後突襲,丟了太子性命,此後漸漸被越國滅國。

及至公元前476年年末,操勞一生的趙鞅與世長辭,其庶子趙無恤繼之為趙氏大宗之主,時年30歲。

荀瑤,智氏家主,也有人稱其為智瑤,時年31歲,接任中軍將。韓庚中軍佐。魏侈上軍將。趙無恤為下軍將。為了體現四大世家輪番執政的公平性,且智瑤才幹出眾,智謀過人,由其任中軍將,於公於私都有好處。

趙氏雖然在趙鞅的帶領下著實風光了若干年,可是這些年來東征西討,消耗極大,封地與人口並未有多少。那韓氏、魏氏出道較晚,領地所據甚少,且一直未有大才人物出現。而此時的智氏,一直韜光養晦,不參與爭鬥,只參與分享戰勝果實,且又吞了大量中行氏、士氏土地,因此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講,智氏此時當為晉國第一家族。

這便是現在的晉國主政四卿,令出四卿,國君無權之始末。

那計然這番講述,當真是講的口乾舌燥,茶水喝了若干壺,方才將晉國曆史前前後後講了一通,咕嚕嚕灌下一碗茶,抹了抹嘴道:“這些歷史,也僅僅根據一些當事人及史官所言,還有些道聽途說,幾分真假無從判斷,畢竟一些事情發生,只有當事人知曉,外人也僅僅依靠推斷和最終事情做出判斷。”

那墨翟聽得當真是入了迷,聽到計然如此說,也開口道:“不管如何,此番所聞卻是最為清晰的晉國史了,我本是目夷之後,於早年先軫之事有所知曉,幾乎可與你所述吻合。”放下茶碗,“這晉國稱霸歷史,幾乎可以說是趙氏家族撐起,當真了不起啊。總的說起,自荀林父加入晉文公陣營,這晉國之事幾乎可以濃縮成趙氏、荀氏之爭。若是這些士卿能做到兼愛,真不可想象晉國會達到何種高度。只是這番相爭,興,百姓苦,亡,百姓苦啊!”

“你這總結很是到位。那智瑤執政後,又起風波。”計然手捻鬍鬚再次講起。

那趙無恤擔任下軍將,在守孝期間,腦海中時刻想起父親說的北戎代國,如今趙氏仍不夠強大,如能將代國納入趙氏,那便解決了後顧之憂。心中有了想法便登上夏屋山察看代國風情,遠遠望去,代國一片繁榮景象,更加心動。回去之後,便派人前去代國求親,欲將結界嫁給代國君主。那代國君主自是歡喜,雙方互通,並不斷送好馬給趙氏。

公元前471年,趙無恤邀請代國君主,相聚於夏屋山,在酒宴上,趙無恤早已安排下埋伏陷阱,斟酒的人在行斟時,趁機用斟酒用的銅勺擊殺代王及其從官。代王一死,趙軍隨即興兵伐代,一舉佔領代國,將其領土併入趙氏版圖。趙無恤的姐姐聽聞此惡訊,泣而呼天,拔下發笄自刺而死,此事令趙無恤無比後悔,回念親情,將代地封給趙周。

這天下大亂,必有異象。

公元前467年,有彗星出現,那彗星一現,必有禍事。

公元前466年,晉軍圍攻鄭國都城鄭(今河南新鄭)的作戰,智瑤與趙無恤共同出征。

智瑤命令趙無恤親自攻城,聲稱是讓其發揚趙氏風采。趙無恤知道這不是好差事,若勝也是損失趙氏子弟,若敗,則丟盡趙氏威風還有可能招到智瑤彈劾。趙無恤思慮一番便委婉拒絕出戰並說道:“我趙氏子弟多年討伐範氏、士氏逆黨,元氣大傷,若由我來主攻,萬一失手,將失我晉國之威。且此番智上卿領隊出征,當打出上卿威風,合該上卿出兵。”。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