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戰國系年傳奇> 章三二:曲阜城嶧山墨氏學堂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章三二:曲阜城嶧山墨氏學堂 (1 / 2)

公元前459年,仲秋,曲阜南城郊外,嶧山腳下,三顆蒼天銀杏樹呈“品”字形而立,一處學堂,落於樹下。

這嶧山卻是不得了,後世雖名聲不顯,但卻是一直具有“鄒魯秀靈”、“岱南奇觀”美譽。那老子也曾到此修煉,其他孔子、孟子、莊子、李白、杜甫、歐陽修等人也曾鍾情於嶧山,留下足跡、墨寶。

更甚者,一代君王秦始皇也曾東上嶧山,與眾臣子議封禪望祭山川之事,並做石刻,碑文如下:

皇帝立國,維初在昔,嗣世稱王;

討伐亂逆,威動四極,武義直方;

戎臣奉詔,經時不久,滅六暴強;

廿有六年,上薦高號,孝道顯明;

既獻泰成,乃降專惠,親巡遠方;

登於繹山,群臣從者,鹹思攸長;

追念亂世,分土建邦,以開爭理;

功戰日作,流血於野,自泰古始;

世無萬數,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廼今皇帝,壹家天下,兵不復起;

災害滅除,黔首康定,利澤長久;

群臣誦略,刻此樂石,以箸經紀。

由此可見,此嶧山如何之名聲顯赫。

這嶧山,有一天然山泉名曰朝天泉,在附近一凌空旁出的巨石之上,泉水彙集,不涸不溢,汩汩清流常年不竭。極頂五華峰有五塊巨石並立,若含苞芙蓉,秀立雲空。探海石傲立峰頂,伸首引頸,拱東而立,與壁立數十丈的錦屏巖遙相對峙。據說風清日朗之時,站立石上縱目遠眺,東海萬頃,恍惚可見。

這學堂佔地倒是蠻大,兩套木製茅草屋。

其中一套連體五間,屋頂兩側各立出一個煙囪,中間一屋卻是廚房,左右各兩間,這套草屋卻是學生吃住場所。這草屋設計十分有趣,自那廚房鍋灶下,兩側各延伸一條煙道至那煙囪處,這煙道自草屋炕內蜿蜒走過,在那出口處有一類似閘門的木板。若是夏日,那木板完全拉開,做飯燃燒的熱煙自那炕下快速流過自煙囪冒出,那炕也不會熱。若是天氣寒冷之日,則將那木板合上,只留小部分縫隙,那做飯的熱煙由於出口小隻能在炕下煙道內徘徊,熱煙的熱量傳遞到炕上,這樣夜間睡覺之時,那炕上就十分熱乎。

另外一套也是連體五間,中間一套是老師的讀書辦公房間,左右側則是弟子學習使用。

兩套房屋朝南採光而建,前後各有一處空曠的場地。北側後院一處場地,邊上擺放著一些木製刀兵以及一些石鎖之類,南側前院一處場地則是有幾排桌椅。整個院落四周圍有木製柵欄。中間大門處,木製牌樓上書寫四個大字“墨氏學堂”。

此刻的墨氏學堂後院,有那十幾個少年正在演練武藝,那年紀或十歲到十三四歲左右,在有使刀的,有使劍的,還有在玩那石鎖打磨力氣的,一旁站立一個身穿白衣的年輕男子,揹負著,正監督這些少年。

那前院,卻是有著十幾個十五六歲的少年正端坐在椅子上,前面一位面色微黑,身穿青褐色麻衣的男子,正手持一卷竹簡,在那授課。

這時,就見那大門外走進來一人,身穿灰袍,行走間腳步沉穩,但卻面帶笑容,手中一柄羽毛扇,彰顯風度翩翩。一進門來,衝著那教書的男子笑道:“墨翟,還沒下課麼?”

“原來是飛哥回來了,稍等片刻,我這就好。”那被稱作墨翟的男子回應。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