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上烏飛兔走,人間古往今來。沉吟屈指數英才,多少是非成敗。
富貴歌樓舞榭,淒涼廢冢荒臺。萬般回首化塵埃,只有青山不改。
一首《西江月》,述說千古王朝,風雲迭代,任他富貴權傾,任他榮華享盡,任他霸業雄途,架不住歲月無情化塵埃,世人記住的只是一段往事,那往事為鑑,再復指引後人。
閱盡殘篇斷簡,細評千古英雄。功名富貴笑談中,回首一場春夢。
昨日香車寶馬,今朝禾黍秋風。誰強誰弱總成空,傀儡棚中搬弄。
再一首《西江月》,殘篇斷簡說三代。自風伏羲與風裡希相合,開啟華夏人文先始,繼神農氏嘗百草,及黃帝統一華夏部落並征服東夷、九黎族實現一統中華,世人尊稱其為“三皇”,再歷少昊、顓頊、帝嚳、堯、舜五帝,那舜帝傳位與禹,遂開啟了第一個世襲王朝“夏”。那夏朝歷經471年,經歷“太康失國”,又歷“少康中興”,及至桀即位,荒暴不得人心,終引起商湯討伐,自此夏朝亡,商朝立。那商湯吸取暴桀的經驗,勵精圖治,廣施仁政,開創一段新興,但再英明帝王,終有不肖子孫,為爭奪王位內亂不止,無奈多次遷都,及至武丁即位,因其曾在民間生活過,深知百姓之苦,故兢兢業業振興大商,開創一段“武丁中興”的局面,奈何好景不長,在武丁逝世後,他開創的太平盛世未能得以延續,商朝日益衰敗,再至帝辛,寵幸妲己,枉信奸佞,廣施殘政,終引姬發起兵伐紂,自此商湯天下500餘年終結束,又開啟了一段新的王朝——周朝。那周朝自周武王姬發起建,定都鎬京(今西安市長安區),及至周懿王,戎狄入侵,暴虐華夏,周懿王深受其苦,不得已遷都犬丘(今咸陽),此後,周朝天子不斷受擾於外侵,戰禍不斷,及至公元前781年,周幽王繼位。
自古亂世出英雄,這一段故事就是從周幽王說起。
且說公元前781年,周朝第十一位君主,周宣王姬靜歸天,化為虛土。周宣王死後,其子宮生繼位,是為周幽王。
周宣王在位時也是連年征戰,百姓民不聊生,外有強敵入侵,內又連年災害,執政又傷其肱骨,濫殺忠臣,留給周幽王宮生的卻是一片內憂外患的國土。
而周幽王本就是一無執政之能的庸才,乃是一個荒淫無道的昏君,即位後不思挽救周朝於危亡,奮發圖強,反而重用佞臣虢石父,盤剝百姓。無那明君之德卻又枉做聖君之事,多次起兵對外攻伐西戎而大敗。
或許連上天都有些看不過眼了,降下一系列天災作為懲罰其不作為,無疑給此時的周王朝,雪上加霜。周幽王繼位一年左右,周室王畿所處之關中一帶發生大地震,加以連年旱災,使民眾飢寒交迫、四處流亡,整個社會動盪不安,國力衰竭。
亂世不僅僅出英雄,也出忠臣。有個大臣名叫褒珦,見這新任君主每日沉淫酒道,歌舞笙簫,於國事不顧,遂決定勸諫幽王。自古以來,一旦對君王用上勸諫一詞,多是表明君王必有失德之事,若遇明主尚且好說,若遇昏君,多是性命不保,不見那比干之死為史鑑,褒珦焉能不知?可當今國事為重,自家生死為小。遂向周幽王多次勸諫,一次不成,兩次,兩次不成,三次。可那周幽王本就是個昏君,豈能聽得進去,因此非但不聽,反而把褒珦關押起來。
這褒珦在監獄裡一關就是三年。
這褒珦乃家族族長,族長入獄,族人自是千方百計要把族長救出來。褒珦之子褒洪德聽說周幽王好美色,正下令廣徵天下美女入宮,就藉此機會尋訪美女。終在褒城內找到一位姒姓女子,使人教其唱歌跳舞,並把她打扮起來,起名為褒姒,假稱自家之女獻於幽王。
那周幽王一見褒姒,頓驚為天人,萬分喜愛,馬上立她為妃,納了大臣的女兒,自然要釋放老岳父,因此褒珦被釋放並官復原職。
周幽王自得褒姒以後,十分寵幸她,一味過起荒淫奢侈的生活。那褒姒雖然生得豔如桃李,但卻冷若冰霜,整個一個冷美人,自進宮以來從來沒有笑過一次,周幽王為了博得褒姒的開心一笑,不惜想盡一切辦法,奈何褒姒終日不笑,或許是被送入宮中伺奉昏君心中悲苦。為此,這周幽王竟然懸賞求計,誰能引得褒姒一笑,賞金千兩。利益相驅,自有人獻妙計。奈何終不能博美人一笑,周幽王為此大發雷霆。這時上卿虢石父,向周幽王獻了一計,提議用烽火臺一試。
烽火臺是何物?那本是用來發現敵寇侵犯邊疆時的緊急軍事報警訊號,這烽火乃是由柴火燻燒狼糞發出狼煙而成,濃而聚,煙高不散。周天子為了防備犬戎的侵擾,在鎬京附近的驪山(今臨潼東南)一帶修築了20多座烽火臺,再由國都到邊鎮要塞,沿途都遍設烽火臺,每隔幾里地就是一座。一旦犬戎進襲,首先發現的哨兵立刻在臺上點燃烽火,鄰近烽火臺看見狼煙,也相繼點火,向附近的諸侯報警。那附近的諸侯見了烽火,便知道京城告急,天子有難,必須起兵勤王,趕來救駕。
這虢石父獻計令烽火臺平白無故點起烽火,招引諸侯前來白跑一趟,以此逗引褒姒發笑。這本不應發生,也本不應被採納的一條無厘頭計策竟被採納。
那昏庸的周幽王抱著不管黑貓白貓抓住耗子是好貓的心態,試著採納了虢石父的建議,馬上帶著褒姒,並由虢石父陪同登上了驪山烽火臺,命令守兵點燃烽火。一時間,狼煙四起,烽火沖天,卻驚煞了各地諸侯,那附近的諸侯一見警報,以為犬戎打過來了,遂急忙整兵出發前來救駕。
那幾路諸侯一路狂奔,來到了驪山腳下,卻連一個犬戎兵的影兒也沒有,只聽到山上一陣陣奏樂和唱歌的聲音,定睛一看是周幽王和妃子褒姒坐於高臺上飲酒作樂。周幽王見諸侯人馬已到,遂派人告訴他們說,辛苦了大家,這兒沒什麼事,不過是大王和王妃放煙火取樂。諸侯們始知被戲弄,心中怒火中燒,但王命不可違,懷怨而回。
美人褒姒本就豆蔻年華之齡,尚有孩童之心態,見千軍萬馬召之即來,揮之即去,如同兒戲一般,覺得十分好玩,禁不住嫣然一笑。那一笑,當真是沉魚落雁閉月羞花,周幽王簡直是看呆了,遂大喜,立刻賞虢石父千金。
既然找到博取美人一笑之法,周幽王為此數次戲弄諸侯們,起初,諸侯們還擔心京城有變,不得不來,但一而再再而三的戲弄,讓諸侯們心中對這個昏庸的君王失去了信任,再有狼煙,諸侯們也不來了。不知道民間傳說的《狼來了》的童話故事是不是據此改編,人與人之間一旦失信多次,卻再難挽回信任,此理上合一朝國君,下通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