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漸深。
商業街漸漸冷寂。
蔡守青吃好好幾家小吃,始終不滿意。
“都這個時間了,回去吧。”李方舟早已疲倦,“那家地攤不可能出現了,或許根本沒那麼神。”
“就當溜溜彎。”
蔡守青嘴上沒說,心裡對這家地攤越發好奇。
如果細心聽周圍行人的談話,可以發現尋找尋找那家地攤的可不是一個人。
美食的路上,沒有孤獨的吃貨。
蔡守青穿著十分隨意,寬鬆舒適的亞麻長衫,並不引人注意。
但是,他還是被人認,湊過來搭訕。
“蔡先生,您又回到臨海市了啊!”突然竄出來的年輕男子衣著講究,是個富二代,語氣激動。
“你好,我又被人推薦了一家美食,先隨處轉轉了啊。”遇到粉絲之後,蔡守青都會親切地打招呼,然後禮貌地送走。
畢竟,茫茫人群中見到便是緣分,此應該再沒有機會產生交集。
然而,這位粉絲卻沒有離開的打算,打聽道:“是那家地攤小吃麼?”
蔡守青搖搖頭:“這就不方便說了。”眼前這人,問話方式真像記者,不過看穿搭和神情不可能是。
很少有記者捨得買這麼奢侈的衣服,一點都不低調。
“肯定是的。”青年男子下了結論,邊走邊聊,“我也在找。”
“哦,蔡先生尋找美食比較隨緣,這裡不見得有什麼東西值得他專門跑一趟。”李立舟的語氣冷冰冰的,言語中厭煩這個無知的人拿自己跟蔡先生相提並論。識趣的人,應該選擇離開了。
很明顯,這個年輕人並不識趣。
“你全都吃過了?”青年男子話裡多了一絲**味。
“沒有!”
“既然沒有吃過,你怎麼敢確定沒有東西值得蔡先生來?你又不是蔡先生。”
“能說會道的!”李立舟板著臉,說:“沒看過《美食的淪落》麼?”
蔡守青有些頭疼,好友竟然拿自己的文章做擋箭牌,被迫捲入到沒有意義的爭吵裡面。
“蔡先生的文章我吳保揚大都看過。不過那是沒吃過那家地攤時寫的,吃過以後就不一樣了。”
“哼,狂妄自大。你該不會是託吧。”
“這叫自信。”
兩人針尖對麥芒,誰也不退讓半步。
吳保揚本就年輕氣盛,再加上最近饞蟲得不到滿足,朋友對自己迷戀地攤十分不屑,憋了一肚子火氣。
李立舟則是固執地認為蔡先生在耽誤時間,他完全可以接受很多餐廳邀請,再由自己拍攝幾張好看的照片做宣傳,那該多有意義。
“世界上美食那麼多,吃是吃不完的。我主張淺嘗即止。”蔡守青拍著吳保揚的肩膀,笑著打圓場,“至於《美食淪落》,不是說臨海市的美食絕跡,而是那些人過度仰仗香料,節省成本。造假、催熟、最終糟蹋了美食。”
吳保揚沒想到蔡先生幫自己說話,得意洋洋:“聽到沒?美食還沒淪落呢。”
“不過。”蔡守青話鋒一轉,“我還真沒在臨海找到特別好吃的。”
“聽到沒。”李立舟唇齒譏諷。
“可惜那家地攤不在。”吳保揚內心十分失落,“你們怕是沒見過它當時多火爆。”
“我見過。”李立舟不以為意,“商家的一些小伎倆,僱傭人排隊,特價促銷。”
“才不是這樣!”
“那他為什麼不擺攤了?肯定是看著這邊人群學聰明瞭,繼續下去效益不高,再跑出去收割另外一批人。”
“呵呵……”吳保揚說出這兩個字,已經不想交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