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李老爺了!”
“多謝,多謝。”
“安玄兄,這次逢凶化吉,必有後福!”
“多謝,多謝。”
“李老爺,……”
此時在蘇州府城中李家宅院,李泰元正滿面春風的站在大門前迎接來賓,接受眾人的賀喜,又對賓客道謝。
預設分章[2李詠琳]此時李案已經做出最終判決一個多月,但因為發還李家產業,以及清點涉案官員貪腐等事情,五日前李泰元才被放出來。他被放出來後,家族眾人均覺得李家渡過了這麼一個大劫難,須得好好慶祝一番,就定下五日後的今日為慶賀之日。
既然要好好慶賀,李家不惜血本,將蘇州城所有的煙花、爆竹都買了下來,又用綢緞圍成帳幔,從自家大門口一直圍到前廳,又從前廳的後門圍到後院;四面牆上每隔三五尺就懸掛一個燈籠,晝夜不息;宅院更是反覆裝飾,……,種種花費讓人瞠目結舌。
李泰元又命人制成請柬,對全城所有有頭有臉的人除了官員,都派子侄送去請柬,請人家這一日來自家赴宴。在家中更是準備了數百桌上好的宴席,等待客人前來。
蘇州凡是有些見識的人都能猜到,這次的事情必定是李家向朝中一位大人物求救才能渡過這次的大劫難。各家收到請柬的人一邊在心中感嘆李家真是深藏不露,這麼大又靠得住的靠山竟然一絲口風都沒有露出來,一邊嘴邊含笑接受了邀請。雖然李家貌似不會輕易動用這張大家還不清楚的底牌,可最好也不要得罪他們家,何況又不是鴻門宴,自然要去。所有人家都是這樣想的,所以這一日全城有頭有臉的人都來李家赴宴。
李泰元對這種情況也早有預料,一大早就站在門前迎接客人,不論財勢高低都和煦待人,又引得眾人交口稱讚:“不愧是我蘇州第一商戶的家主,瞧著氣度,就算是世代官宦之家也未必能及得上。”
李泰元就這樣迎接賓客從早上一直到午時,聲音都嘶啞了,但還站在門前迎接。他長子李孝行安排過了一批客人,來到門前見父親已經這樣了,忙說道:“爹,您先下去歇歇吧。反正客人大多已經來了,您也不必繼續接待客人了。而且過一會兒宴席上您還要說話,一直這樣恐怕支撐不住。”
“尚家還沒有來人,如何能說客人都已經來了?何況咱們家的大功臣還沒有回來,爹爹已經要迎接到她!至於能否支撐的住,你放心,你爹雖然已經年近五旬,但還支撐的住,不會過一會兒宴席上昏過去的。”
“尚家的人這個時候還沒來,可見是沒將咱們家放在心上。至於她,爹爹親自迎接豈不是折煞了她!”
“可不能亂說!我與伯甫兄一向較好,尚家這次雖然沒有幫上多大忙,但也盡力幫助咱們家,你怎麼能這麼說他!他定然是有事耽擱了,才現在尚未到來。我一定要迎接到他。至於……”
“是,爹,父親錯了。”聽李泰元嘶啞著嗓子說話,李孝行為了讓他少說幾句話沒等這句話說完就說道。
李泰元又要說話,忽然聽不遠處的小廝大喊道:“尚家家主拜見!”忙止住話頭,小跑著迎了上去。李孝行也連忙跟上。
他遠遠的就看見尚銘走過來,正要說話,卻被尚銘搶在了前頭:“安玄兄,你怎麼還親自迎出來了?”
“伯甫兄前來,我自當親迎。”李泰元笑道。
可因為他聲音太嘶啞了,尚銘絲毫沒有聽出笑意來,反而因為他的聲音又驚訝的說道:“你這是迎接了多少客人?今日來的客人都是你親自迎接?這哪裡使得!行孝,還不快將你父親攙扶回去休息。”
“不怪行孝,是我自己要迎接。”李泰元道。
“哎,你這才從衙門裡面出來幾日?就這般操勞。”尚銘嘆道。李泰元微微一笑,並未說話。
嘆過這句話,尚銘又道:“今日我來晚了。不過我可不是故意拖到這個時候,是為了等這件禮物。”他隨即從身後的下人手中接過一個盒子,開啟來將裡面的東西遞給李泰元,又道:“前些日子沒能幫上忙,心懷愧疚,只能以此物相贈了。”
“《快雪時晴帖》!”李孝行馬上驚訝的叫道。
“就是《快雪時晴帖》!”尚銘道:“為恭賀安玄兄,我特意四處搜尋珍貴之物,最終見到此物,就要買下送與安玄兄。可藏有此貼之人卻不願賣,我想盡辦法,今日上午才得到這幅書卷,匆忙趕過來。此貼是宋代黃魯直(黃庭堅)的摹本,並非原本,更非唐代的摹本。我本想蒐集到唐代的摹本,但始終搜尋不到,只能罷了。”
‘即使只是黃魯直的摹本也很珍貴了。《快雪時晴帖》的原本早就失傳了,據說是放在了唐代某一位皇帝的陵墓中,也不知真假,現存最古老的摹本就是唐代的摹本。黃魯直的摹本雖然不是唐代摹本,但其本人就是一代書法大家,其臨摹的書卷與唐代摹本的價值也相差不遠,堪稱十分珍惜之物了。’
‘何況《快雪時晴帖》的文字為:‘羲之頓首。快雪時晴。佳想安善。未果為結。力不次。王羲之頓首。山陰張侯’,還隱約表達了愧疚之意,更是一件十分應景的禮物。’李孝行想著。
李孝行能想到的,李泰元自然也能想到,馬上就要對尚銘說什麼;可尚銘馬上阻止了他:“你什麼也不必說,咱們這個交情,就該如此。若不是我也有族人要照顧,當時定然會,哎。”
李泰元沒有再說話,只是將書卷重新捲起來放進盒子裡遞給兒子,拍了拍尚銘的肩膀,讓長子陪他入府。
“怎麼?還有其他身份貴重的客人要來?”尚銘有些驚訝的說道:“莫非是朝廷官員?”
“朝廷官員怎敢接受一戶商人的邀請?至多打發下人來送一份禮物罷了。我是在迎接我們李家這次的大功臣。”李泰元道。
“誰?”尚銘好奇起來。李泰元這麼說,自然是他們李家本族人了;既然是功臣,那李家在朝中的靠山應當也是這人聯絡,那這人可十分重要,他想要瞧瞧是誰。尚銘於是就沒有跟隨李孝行入府,而是陪著李泰元等在門口。李泰元勸了幾句,他不聽,也只能任他去了。
又過了一會兒,只聽從遠處傳來馬蹄踏地之聲,似乎是有幾人正以極快的速度驅馳馬匹。那聲音越來越近,又在長街的另一頭顯露出身影,顯然目的地是李家大門口。
“來了!”見到身影,李泰元臉上一喜,小跑著出去迎接,李孝行緊隨其後。尚銘更加好奇,一邊想著:‘李家誰能承受得起李泰元這般迎接?’一邊也跟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