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靈異小說>宗明天下> 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713章 辨別真相——大白 (2 / 2)

李一海也提起精神,說道:“要真是像你想的這樣,那可好玩了,不知陛下會如何處置。”

“多半會扶持這個人當安南國君吧。大明理當維持藩屬國的秩序。不過現在的安南國君恐怕不會輕易讓出王位,或許大明得出兵打一仗才能扶著此人為王。”劉峰餘說道。

聽到劉峰餘的話,本來看熱鬧的李一海忽然變了臉色:“不知會不會從京衛中抽調士兵去前線打仗?”

“多半會,陛下要維持京衛的戰力,就得派他們去打仗。”劉峰餘說道。

“萬一將羽林左衛派出去打仗怎麼辦?”李一海擔憂的說道。

劉峰餘一愣,也想起自己的兒子也在羽林左衛,若是被派出去打仗就會有生命危險。

此時朝會已經結束,大家都向宮外走去。他們二人也順著人流離開宮殿,但卻神不思屬地走著。

過了一會兒劉峰餘才說道:“若是陛下要把羽林左衛派出去,咱們也沒辦法,只能回家後把此事和兒子說一說,提前有個準備。”

“也只能這樣了。”李一海說道。

……

……

允熥帶著陳天平和胡元澄等安南使者來到謹身殿,對胡元澄說道:“現在安南國君到底是誰,朕要聽你說說事情的始末。”

“啟稟陛下,現在的安南國君,是黎季犛的次子,並非是陳氏宗親。但他的名字臣並未欺瞞陛下,黎季犛將其次子改名為胡奃,冒稱陳氏宗親,以求欺瞞過陛下。……”

“陛下,欺瞞陛下並非是臣所願。臣即使身為黎季犛的族人也受到他的欺壓,若是不聽從他的命令出使大明,他就會殺死臣。臣也是身不由己,求陛下恕臣之罪。”胡元澄跪下說道。

允熥沒有搭理他的話,而是好奇地問道:“你既然是黎季犛的族親,為何姓胡而不是姓黎?莫非是故意在朕面前自稱姓黎?黎姓是安南大姓,即使你自稱姓黎朕也不會想到黎季犛。”

“陛下,黎季犛去年讓胡奃正式即位前,為了讓安南計程車子能接受他們為國君,自稱是舜帝的後代。因為舜帝之後有一支改姓胡,所以將全族的姓氏改為胡。不僅如此,他因為當年舜帝曾為虞國國君,將國號也改為大虞。”胡元澄說道。

允熥又問了幾個問題,胡元澄和其它的安南使者一一作答。

問過了問題,允熥讓人將陳天平和胡元澄等人帶下去,轉過對身後的大臣們說道:“諸位愛卿,事情已經明瞭,陳天平所說乃是實情。卿等以為此事該如何是好?”

“陛下,黎季犛不僅代陳氏自立,更兼誅殺陳氏宗親,妄圖欺瞞陛下,欺君罔上悖逆人倫,鬼神所不能容。陛下當派出大軍滌盪安南,扶立陳天平為安南國君。”郭鎮馬上出列說道。他提前已經對陳天平所說是實情的情況有所準備,所以在允熥詢問後馬上說出了這段話。

“陛下不可!雖然黎季犛所作所為罪孽深重,但也不能不教而誅,應當派出使者赴安南敕責黎季犛、胡奃,若是黎季犛胡奃父子能痛改前非,不必動刀兵而扶立陳天平為國君,豈不更好?若是黎季犛胡奃父子死不悔改,到那時陛下再出兵不遲。”陳性善說道。

他一是不願意打仗,二是直接打仗確實不符合禮儀,所以這樣說道。不過他也不會說就讓胡奃竊據王位、陛下不必管這樣的話,因為這也不符合禮儀。

允熥沒有說話,甚至表情都沒什麼變化,繼續看著這些官員,似乎在等待著其他人發言。見到這種情形,大家紛紛出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總體上講,大多數文官支援陳性善的意見,大多數武將支援郭鎮的意見,也有人提出了其它意見,但都不是主流,沒幾個人支援。

待所有人都出聲過後,允熥說道:“朕以為,陳卿的意見最為妥當。”

“所以朕決定,暫且留陳天平在京城居住,以郡王之禮待之;派出使臣敕責黎季犛胡奃父子。若是他們不願意痛改前非,朕再做其他計較。”

“是,陛下。”眾人躬身說道。允熥的做法並無錯誤,甚至是完美符合《禮記》上所記載的周禮,眾人也沒有其它話好說。

允熥又和他們說了幾句話,讓他們退下。

不過允熥卻並未離開這間殿閣。不一會兒行人司司正、加禮部郎中銜的大明最專業外交家楊載和一名行人王樞齎走進來,見到允熥躬身行禮道:“臣楊載(王樞齎)見過陛下。”

序禮完畢,允熥對他們二人說道:“今日叫你們二人前來,是有一件事情要交代給你們。安南國內發生變亂,……,朕已確定陳天平所言俱為確實,所以……。但周禮有言不能不教而誅,所以朕派你們出使安南,敕責安南國君及其父黎季犛。”

“若是能讓黎季犛胡奃父子痛改前非自然好;若是他們不願意痛改前非,到時大明也出師有名。”

“是,陛下。”楊載和王樞齎說道。

允熥又吩咐了他們二人幾句話,讓他們下去了。

但楊載卻故意落後王樞齎幾步,在他走出這間殿閣後又轉過身來對允熥說道:“陛下,是否要言辭激烈的敕責黎季犛、胡奃二人,以能讓他們痛改前非?”

楊載實際上在問:他們這些使者的性命要不要保全。若是對黎季犛、胡奃言辭太過激烈的話,難保他們不會在惱羞成怒的情況下令處死他們。從允熥繼位後的表現來看,他還是比較重視使臣的性命,而不只是看做大明的顏面,所以楊載敢這樣問。

允熥臉上露出似笑非笑的表情,說道:“不必言辭太過激烈,但也不必擔心言辭激烈會惹怒安南人,他們不會殺大明的使臣的。因為,總之,你和王樞齎不必擔憂,你們一定可以安然從安南迴來。”

“是,陛下。”楊載說道。隨即退出允熥所在的宮殿。

但他走在回衙門的路上,卻一直在琢磨允熥沒有說完的‘因為’後面的話語是什麼,以及那奇怪的表情。

可他左思右想不知道那是什麼意思,只能放下,專心準備過兩日的出使之事。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