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一號太空梭完成了未來空間站太空艙的釋放之後,又一口氣釋放了上百顆各種大小不一的衛星之後,便直接朝著月球的方向飛去。
太空梭的動力系統完全展開,從地球最遠的同步軌道上,直接朝著幾十公里外的月球飛去。
而地面上的活動到這裡也就算全部結束了,未來一號太空梭將會在一個月之後才會重新返回地球,期間將會進行長達一個月的有人星際航行。
這也創造了人類太空最長的時間飛行,而上次是美國宇航員成功登月時的飛行時間。
地面上對太空梭的監控,也全部結束,增強現實的投影畫面也停止。
蔡睿宸並沒有繼續與眾人繼續討論科技,而是讓大家自由活動,可以參觀整個航天發射中心非重要地區的所有裝置。
蔡睿宸則是直接返回到基地之中,接下來的活動,要到晚上了。
在蔡睿宸返回基地的時候,未來一號太空梭正在以百倍的音速,朝著月球靠近。
一百倍音速太空梭抵達月球的時間,只需要三個小時左右,而實際上,太空梭的速度,不止一百倍音速。
在太空中飛行,因為各種星球的相互之間的引力,完全可以藉助星球的引力進行加速。
因此一百倍音速對於太空梭來說,只是一個相對基礎的速度,要不是抬高的速度會過度消耗氦三燃料,從地球到月球的時間,連一個小時都不需要。
如果是要到火星,那未來一號太空梭則是會返回地球,然後在距離地球引力最遠的軌道上,順著地球自轉的方向繞一圈,藉助地球的引力牽引,猶如運動場上被甩出去的鏈球一樣,在這樣的引力加速下,未來一號太空梭要是能夠擁有充足的氦三,到火星只需要一個月不到的時間。
而起飛全重達到上萬噸的太空梭,所運載的貨物,完全足夠更遠星球的移民需求。
這還是蔡睿宸不願意提高核聚變反應堆功率的情況下,如果是極限速度的話,在星空之中沒有空氣阻力的情況下,速度甚至可以達到更快的速度。
而實際上,自身動力下,速度能夠達到一百倍音速的情況下,已經完全超過了第三宇宙速度的每小時六萬公里,也就是說,在不需要補充燃料的情況下,未來一號太空梭完全可以進行遠離太陽系的飛行,飛到真正的星系外。
而且藉助行星之間的引力作用,在離開太陽系引力之後,速度還能夠更快。
這就是核聚變發動力的強大魅力所在,但是要想實現,實在是太難了。
目前未來科技集團也沒有辦法自己建造完整的核聚變反應堆,現在所有的核聚變反應堆還都是基地建造出來的。
進軍太空領域對於基地來說,是有無比重要的意義,這種意義不亞於一次歷史性革、命。
回到控制檯的蔡睿宸,也馬上將太空梭和基地的聯絡建立起來。
這種建立並不是簡單的通訊建立,而是整個系統的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