鑑於這些原因,蔡睿宸直接將土耳其和伊朗從懷疑的名單上劃掉了。
那剩下就只有一個可能,以色列人,在蔡睿宸看來,這個可能性已經沒跑了。
一想到這裡,蔡睿宸又要開始考慮,以色列這樣做有什麼目的?意義何在?
以色列這一年來,對於未來科技集團並不是一點作為都沒有。
未來科技集團一步步成長起來,已經讓以色列人無比的忌憚了,特別是金錢方面。
未來科技集團擁有的龐大經濟能力,作為對手的以色列,不管是是誰處於內塔尼亞胡的位置上,都將寢食難安。
儘管以色列被譽為全世界發達國家之一,也是名副其實的經濟強國,但實際上,以色列的經濟總量,其實並沒有多少。
而所謂的發達國家和經濟強國,更多是因為以色列只有區區八百多萬人口平均之後得到的資料。
以色列不像阿拉伯國家擁有豐富的石油,西亞靠近地中海的國家中,就算是有石油,也都是極少的。
就好像現在的敘利亞,國內石油早就全開發結束,黎巴嫩也沒有石油,以色列也是一樣。
並且自然資源也十分的匱乏,整個以色列境內,幾乎找不到有什麼大的自然資源,雖然小礦產不少,但儲量全都十分的稀少。
以色列的經濟,只能是全都依靠農業和輕工業,這也是以色列的經濟模式。
以色列所有的重工業全都是在政府手中,輕工業更多還是類似集體農莊的模式發展起來的,集中人力和所有資源,打造團結的經濟。
中東,這個到處都是荒漠的地方,以色列人在農業的發展,絕對給整個中東世界很好的上了一課。
以色列的農業相對於種植面積和環境來說,是相當發達的,幾乎完全不需要進口任何糧食,國內的農業種植完全可以自給自足,每年還有大量的庫存作為戰略儲備。
姑且不說國際上的猶太人所掌握的財富,也不說華爾街那些猶太金融巨頭,一個人口只有八九百萬的以色列,每年經濟總產值已經逼近了三千億美元大關。
然而,無論平靜下來的人均收入是多少,相對比未來科技集團一個企業,去年年產值七千多億美元的龐大存在,以色列方面可以說是任何優勢都不存在。
畢竟國家總產值,還要平均一下收入,而蔡睿宸則是創造多少收入,都是他一個人的,這些錢也不需要付出什麼剛性支出,不像國家機構每年都需要大量的剛性支出。
更何況今年一開始,未來科技集團的發展勢頭,變得更加的迅猛,經濟增長依然會再一次的突破百分百的大關。
以色列大量的經濟學者已經預計出來了,今年未來科技集團的總產值最少也是一萬五千億美元,這個數字,將達到了以色列全國總產值的五倍。(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