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備好了!”族人們激情高昂!
“開始!”隨著著李悅的聲音,全員擁到地上,割植被的女人走在前面,挖土的男人勇士走在中間,抖擻泥裡的根莖和小石塊的孩子和老人走最後。
因為部落沒有牛馬,所以整個開荒都是靠人一鋤一鋤勞實苦幹。
每個管理員都先身士卒,示範指導等,整個事情下來有條有理的進行著,全員加速加力幹,不一會就熱的脫掉衣物,甩開膀子大幹,勢必要儘快讓這片土地長滿他們的食物。
為此每個人連喝水的時間都省下,李悅對此持反對意見,如果渴了說一句就由小孩子送水過去。
中午飯都是由食堂送飯菜過來,族人們一整天都在地裡勞作,沒有一人喊累,沒有一聲怨言,他們都以要吃飽能吃好就鋤頭揮的好來鼓勵自己。
一直忙到日路西山,才相繼拖著疲勞的身軀收著農具回部落。第二天天不亮就自覺的吃完早飯出發,再重複昨天一樣的勞動。
就這樣忙碌了20來天,李悅要求的基本畝數完成,接下來就由一部分去河邊挖溝渠。把水引過來,男人們開始挑糞做肥整地育苗,小孩則在外面的野地裡把那些野菜也移栽過來,其餘族人都繼續開荒。
李悅隨著一隊勇士再次走到冬天捕魚的地方,不少勇士還感慨他在這裡抓了多少多少條魚。
現在的河面已經看不到冰塊了,光照耀漣漪上波光鱗鱗,看似溫柔的表面,隱藏著河水下的洶湧澎湃,吞噬大地的力量。李悅深知大自然發起脾氣來的威力,不可大意。
還好大河是垂於地面下方,在河的兩邊還有不少大樹在充當著河壩。就算水發脾氣也得好大一通才能淹上來。
但是也給李悅引水澆灌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按照這個高度在後世按一個水泵就行,現在嘛,就必須要做一個水車。
李悅大大概看了下河到水面的高度,叫人把部落裡的木匠工人和工具帶來,他得就地做一個水車出來。
以前古人費力做的水車,在後世變成了小朋友的動手玩具,由此可見原理簡單,只是大號水車相對比較費力而已。
李悅先讓人在遠處砍幾顆大樹,備用,等木匠帶著鋸子來再做水車,在這等待期間,李悅把水車的簡易構圖和需要的高度,長度設定好,又和族人在出水出挖坑蓄水。
等木匠們過來聽李悅說水車的作用,每個人都像遇到心愛之人般的激動,原來有不用人力就可以實現自動帶水功能的辦法,木匠們紛紛摩拳擦掌,準備大幹一場!
9個木匠10個勇士的幫忙下。用時3天才把這個巨大的水車造好。
等李悅把水車用水泥固定好,隨著水流水車也隨之轉動起來,一股水成功的運到蓄水池裡。眾木匠和勇士與知榮焉。
慢慢的一股源源不斷的水流透過水渠流淌在每個田地的蓄水池裡,又跟著溝渠擴散到每一片土地。
至此小麥和棉花種子才相繼下地。
與開荒不同,整地是需要一定的標準的,於是田間出現了各種氣急敗壞聲音,那些管理者看著整地不合格的大罵跳腳。人都快被氣昇天了。
“你小心一點,這個齒耙一定要均均的用力,不然有些大泥土都弄不到!”管理者背上拉著繩子,後面勾著寬1.5米的鐵耙,後面的人負責用力按著耙,保證耙能均勻的把大塊泥土刨細。
可惜後面的人一直手重一直手輕,拉著耙的管理員感覺方向都偏了。
“阿?我均勻了啊,要不然我來拉?你來弄這個?”勇士平時用慣了武器,所以無意識的右手要比左手用力些。
“好吧!”兩人互換位置。
走在後面再次把土細做的人也是問題多多。
“豬啊,你要像我一樣吧這個土挖到一定的蓬鬆!不然麥子都出不來了!”
“可是我挖鬆了啊!”被罵的人還是一頭霧水。
“看著看我來做!”沒辦法,管理者再次演示一遍。
“天啊,都給你說了,種子要間隔10厘米撒下去啊!”她們是負責播種的小隊,對於種子的距離,李悅也重複強調過的。
“10厘米是多長?”原諒他沒上過李悅的課。
“一個手掌長啊!我剛才說了的!”綠茵帶領的隊伍裡有不少老人,對於老人還真的說不得,只能慢慢勸,有些時候真的忍不下去了!
“你種的是棉花種子,不是那邊的麥子,棉花需要挖小洞放進去,記得啊,種子控制在3到4顆,不然我們這片地可不夠啊!”
“哦哦,好的,我都忘了”
整個播種過程手忙腳亂,七嘴八舌的。還要注意腳下,稍有一個不注意族人就踩在種子上了。還好最終越做越熟練,順利播種完成。
那些被移栽的野菜苗生命力強,僅澆一次水就生龍活虎過來。這些野菜也同麥子一樣細緻的伺候著。
李悅之前收集的那些藥材種在了野菜的旁邊。
辣椒,野蒜,野薑獨佔一方,叢林子中移栽過來的花椒樹種在田地的邊緣上。
等麥子和棉花全部下地,李悅的那些玉米苗也叢一個個土肥糰子裡冒出來。一個個相繼從房子裡面移載出,落在屬於它們得那片天地中。
對於引流來的水,李悅用了不少竹子分開向個個需求水量不同的田地供水。以營造適合作物的生長需求水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