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能行嗎?”
二十萬大軍開到元佔區去,別菊花沒捅著,先和忽必烈打一架,那就鬧笑話了。
結果,趙維一樂,“還能行嗎?本王怎麼說也是他們未來的駙馬爺,更是老爺子的接班人,怎麼就不行了?”
好吧,張鈺跟做夢是的。
別看過了十多天了,到現在他也沒弄明白,趙維怎麼就成了元朝的儲君之選了。
見趙維如此篤定,也只好道:“若能如此,那自是好的。要不,鈺走這一趟吧!”
嗯,張鈺要搶。
大宋的將軍帶著二十萬兵馬到元人的地頭繞一圈兒,想想就爽。
結果,趙與珞一聽,不樂意了。
“漢中王自是坐鎮中軍,哪有跋涉之理?還是本王去吧!”
趙與珞也想去轉一圈兒啊!
那邊江鉦也急,他也想去。
可惜,一個是成王,一個是漢中王,他這個殿帥爭不過。
最後,大夥商議之後決定,兩人都去。
畢竟這趟迂迴戰術,要同時拿下長安、開城、鳳翔和漢中。
這四地相隔甚遠,最好是兵分兩路,一路取蜀道咽喉、鳳翔、漢中。另一路則直奔長安,再取開城。
而趙維為了達成戰略目的,馬上寫了兩封信。
一封由錦衣衛送到扶桑忽必烈手中,大概意思就是打個招呼,借條路走。
另一封送給湖廣行省王相,阿里海牙。
內容差不多,意思是,老爺子的回信沒那麼快,要是我這邊急的話,你先行個方便。
結果肯定是阿里海牙先收到信,沒把他氣死。
媽了個巴子,你們這對父子,終於和老子又碰上了哈!
還想借道?美死得了!
阿里海牙可是和趙維、趙與珞都有仇的。
首先是趙與珞,當年他率大軍奉命攻打瓊州,對面就是趙與珞的義軍,兩人是老對手。後來大宋皇駕也是在他眼皮底下跑到扶桑去的。
至於趙維,更把他禍禍的不輕。趙維去大都的時候,和謝疊山聯合史權,把他貪汙的事挖了出來。
老爺子雖然沒砍了他,但也寫信罵的不輕。
阿里海牙狠這對父子可以說恨到家了,現在你還想借道?
咋想的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