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像什麼華為、小米、國產車之類的還能容忍。畢竟商品嘛,消費者購買。除了愛不愛國,還有自身經濟條件、人系需求等等客觀因素的考量。
不支援很正常。
可是趙維理解不了的是,和他們沒關係的,也得出來顯擺一下。
國產航母這不行那不行,航空發動機這不行那不行,胖五比誰誰誰差遠了。大夥兒要認清差距,要承認落後。
趙維就想不通...是能顯出來你很懂,還是怎麼地啊?
清醒了,承認了,你是能設計航母,還是改進一下航空材料啊?又或者自己開一家造火箭的公司?
什麼都幹不了,敲鍵盤一個頂八個!
清醒,承認差距,那是國家領導人和科研工作者的事,跟鍵盤俠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還不如糊塗著呢。
普通人要真想站在正義負責的角度發表言論,那就說些期許的話,加一加油比什麼都強!
因為還是那句話,真正因為清醒而發憤圖強的人,是少數....
絕大多數的普通人,就是普通人。更多的是盲從!
你說國家比誰誰弱,他是真信,也真怕的!
十幾二十幾年前的“日本小學生事件”....“日本馬桶水可以直接飲用”事件。
當年有多少人相信,認同?從而以此來抨擊自己的國家?
包括,曾經某某公知發表言論,讓國家主動銷燬所有核武器,以換取西方的信任。
某某經濟學家揚言,國家應該放放市場,避免與某國的國際競爭,這樣才能避免貿易戰。
癥結在哪裡?
癥結在,當所有人都在自以為清醒,以為承認差距的時候。
一部份人以此為動力,勵志建設。
而另一部份人則選擇退縮,要麼逃離,要麼怯懦。公知和跪久了的那批人就是這麼產生的。
有人可能會說,這些人無關緊要可有可元,即使留住,將來也是叛徒。
可是真的無關緊要,無需防範嗎?
寫日記的某方,留洋口嗨的某馨,包括演講浮誇,用詠歎調說出“空氣都是甜的”的那位....
看似無關緊要的小人物,卻給國人帶來多少陣痛,又在國際上對國家形象造成多大的影響?
當趙孟禧提出這個問題的時候,其實趙維就已經警惕了起來。
在這個時空他有足夠的話語權和能力。自然要想盡辦法阻止讓這種風氣的抬頭。
對趙孟禧道:“我不是開玩笑....你真得盯緊點兒,元人很可能會利用這種方式來製造麻煩。”
趙孟禧還沒來得及說話,南哥兒卻是忍不住了,低吼一聲,“趙維你過份了吧?元人就在這坐著呢!”
結果趙維比她還理直氣壯,“就因為你在這坐著我才說的!”
南哥兒:“....”
趙維,“提前給你打個預防....別跟我們使這種下三濫的手段!否則....”
南哥兒皺眉,“否則什麼?”
趙維一笑,“你信不信咱有更陰損的手段用在你們元朝身上?”
南哥兒:“信!!”
南哥兒竟啞口無言....
說實話,她還真上心了,有那麼一瞬間,想著如果能回到元朝。那這種明誇暗貶的方式,不比散佈謠言什麼的來的更隱蔽,更有用?到時一定要建議皇爺爺試上一試。
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