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於此陳兵60萬!”
再一指大宋最北哨站西雅圖以北處:“此處,有東瀛移民50萬!”
又指西雅圖,“而我們...只有20人。”
眼神犀利,擲地有聲,“兩年之後,這裡將是大宋的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正面抗元的第一戰場!”
“現在,請諸位動用一切才智和能力,制定一個兩年之期的大方略。兩年之後,我要西雅圖的20戰卒...變成50萬鐵軍!”
哐當,大慶殿最後一扇排門隨之閉合。
陸秀夫、陳宜中,還有江鉦皆是呆若木雞。
兩年之期的大方略...第一道防線...第一戰場!?
第一戰場不是在四川嗎?怎麼又成西雅圖了?
三人有種兒子不像自己,卻像隔壁老王的不安與失落。
......
殿門合上,大慶殿中。
趙維看著尚在茫然的張世傑、蘇劉義等人,咧嘴一笑,“大夥兒不要慌亂,沒什麼的。”
“鎖門是給外面的人壓力,待會,我們要隨時傳召門外的各部職臣。不給點壓力,他們不會當回事兒。”
“再說,鎖門更不是為斷了與外面的聯絡。諸公要是東西沒帶全,還可以讓人送過來,也是遞得進來的。”
“當然。”趙維看了一眼山河圖,“時間確實緊迫,但辦法不是憋出來的,是商量出來的。”
“最後得出來的,不是某個人的靈光閃現,而是一個系統的,貼合當下實際的,甚至可以說是從零開始,一直到達成目標的詳細計劃。”
“呆會兒,成王殿下和謝先生會把扶桑,還有東瀛元軍、北邊倭人的詳細情況,和大家做一個陳述,讓大家做到心中有數。”
“之後,大夥兒隨意!第一天不談正事,吃吃喝喝,睡睡覺。”
趙維嘻嘻哈哈,儘量讓張世傑這些沒參與過這種議事形式的人放鬆。
“從現在開始,一直到大慶殿開門,這裡沒有君臣,也沒有尊卑父子,更沒有規則!”
張世傑、蘇劉義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心說,真是新鮮,沒有君臣父子?把一幫人往殿裡一鎖,就能拿出主意了?
倒是文天祥、趙與芮、謝疊山,早就習慣了這種別開生面的方式。
在這個屋子裡,用的是腦子,是這些人的腦子,其它都可以放下。
文天祥已經把鋪蓋卷鋪好,整個人往上一躺,準備躺著聽趙與珞和謝疊山的詳報了。
趙與芮更是把朝服一脫,只穿中衣,盤腿坐在眾人之中。
“誰要點茶?武夷小團,從大宋帶過來的喲!”
張世傑看著這老兩位有些哭笑不得,這也行?
殊不知,這老幾位正是用這樣的狀態,打贏了巴蜀之戰。
那邊,趙與珞已經見識過一回,也就見怪不怪了。率先站出來,做扶桑詳報。
“如今,扶桑有大宋軍民15萬。其中,民不足8萬,軍7萬餘。其中水軍5萬、步戰2萬。比剛來扶桑之時,少了整整2萬!”
“這其中,有一部分是追隨寧王歸宋,也有一部分現於海外探索。但大部分...皆身隕異鄉。”
“身死的這些將士,大都死在探險的路上。也有不少是因為不適應扶桑水土,疫病而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