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他們身後的子子孫孫,世代之利,那就是一個天大的包袱!
陸秀夫、蘇劉義、江鉦、楊亮節、還有熟悉一點的工部王仲林,戶部曹慶燻.....
哪一個不是書香門第?哪一個又不是從上到下一大家子?子子孫孫皆是讀書人?
這是他們當官的特權,子孫後代,耳濡目染,所學所見是百姓能比的嗎?這就是家學!
就拿蘇劉義來說吧,大文豪蘇東坡的子孫,蘇家往上倒三代...再往上倒三代!從蘇東坡開始便都是官!
一代一代傳下來,哪一代沒有兩個進士及第?
為什麼到蘇劉義這還能做到宰相?那是多少代人總結出來的為官之道,學問精華。不出意外,這份家學,或者說數代人積累下來的優勢,將繼續傳承下去。
再說江鉦吧....
從祖爺爺輩開始就是宰相,父親那輩又出了三個宰相,傳到他這一代....
江鎬、江鈺、江鉦、江鐸等等一共兄弟十三個,若都活著也個個都是名留青史的角色!
這叫底蘊!是老江家基因好?個個都是天才?
不是,是老江家的學問傳的好!
爺傳父,父傳子,子傳孫,一代一代,從小耳濡目染,怎麼當官,怎麼進考場,怎麼應對考官,學哪些最容易中進士。再加上見識、格局、審美的訓練。你說人家不中舉誰來中舉?
而像蘇家、江家這種官宦豪門大宋又有多少?你數都數不過來!
科舉說是從民間選才,能者居之。
可是實際上,一大半兒的中舉名額是被這些大家族壟斷的!說是寒門出貴子,可是你一個從小飯都吃不飽,縣城都沒出過的苦孩子,就算把書翻冒煙了又能怎樣?怎麼和人家去考場上拼?
要知道,科舉不是後世的高考,科舉比的不是分數,比的是見識,是品味,是格局!這些不是你多看幾本書就能彌補的。何況....苦孩子怎麼可能比書香門弟看的書更多更廣?
尤其是扶桑大宋正是非常之時行非常之事,處處用官的時候....
說句不好聽的...
新崖山隨便敲開一個高門大院,可能爸爸是官,兒子是官,侄子是官,孫子外孫也都是官!家裡一個七品小官兒,都不好意思上桌吃飯的那種!
這樣的豪門多不勝數!可是你現在告訴人家,科舉沒了....
官運亨通的書香門第,到你們這一代就算完了?從今天開始你們積攢了幾輩子的文化財富沒用了?
想想都覺得害怕!這是會吃人的!誰還會和你一條心?誰還會做你的擁護者?
退一萬步說,像陸秀夫、蘇劉義這種人,都是大義有為的相公,格局自不用說。
他們個人也許從國家的角度出發願意擁護教改,但是......
陸相公、蘇相公也是有家人的!也有三朋六友,七侄八孫!那麼大一個家族的利益,會因為你一個還沒驗證的願景就順從了嗎?
就算陸蘇等人相信了,支援了。可他們身後的家族怎麼辦?
屋裡這些人,自然不用考慮這個問題,可是人...不能自私到讓所有人都和你一樣無私!
說句難聽點的,這事兒不但拉不來幫手了,連官家那都不要指望!
“此事不要再提!”謝先生難得強勢把張簡之頂了回去。
而張師父,猶豫了一下,也知謝師父的意思,想說什麼卻是無從開口。
暗自一嘆,長身而起,看向謝疊山、王應麟和文天祥。
“三位皆是老夫以手段請入局中,前途尚未可知,若是因而生禍,簡之在此....先大禮謝罪了!”
說著話,張簡之一揖到地,長拜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