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簡單點,大宋炮有了,可是沒有火槍!大宋急需小型化的單兵作戰武器。但是火槍哪有那麼容易?
再比如,老約翰的血型鑑定法,他只弄出了血型,可是血液到底是什麼?從格物的角度來說,血液在人體的作用是什麼,靜脈血和動脈血有區別?從血型學還能得到多少實際應用的好處。
這些一概不知。
包括,有了顯微鏡,但相應的觀測儀器、光學原理、燈光輔助等等,都沒完善。
有了石油冶煉,可石油冶煉之後的應用也沒跟上。攫欝攫
硫化橡膠!雷汞的儲存和運輸,蒸汽機制造上的工藝難題。
包括王五郎,昨天還跑到工部去,非讓鐵匠給他打一個比胳膊肘還要靈活的連桿鐵臂。巘戅G戅
工部的匠人哪有那個本事?但是不行,魯班侯非要不可,沒有?沒有也得給我想招兒去!!
新技術,帶來了更多的新技術缺口。以至於問題越積越多,工部都要亂套了!
王仲林現在天天給政事堂上奏摺,他要不幹了....
幹不了了....一個人掰成八瓣兒,也滿足不了當下的需求。
人都要瘋了。
最後一個大問題,還是和技術有關。
趙維說是基礎薄弱,其實官面上的話叫:良匠難求,良卒難求!
上面說了,工部徹底亂了。工匠們忙不過來,水平也越來越捉襟見肘。根本就跟不上技術的需求。
而軍中那邊,也是好卒難找,比找個有帶兵本事的校尉都難!
為什麼呢?還是技術問題!
大宋的火器越來越精良,對炮卒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最新一批的重型火炮,還未裝備部隊。
可是不裝備的原因可不是為了藏著殺手鐧!而是.....
而是工匠把炮造出來,卻沒有士卒可以駕馭!
沒錯!炮有了!可是會放炮的卒子卻沒有!
新炮有標尺,有複雜的著彈點計算方法,是徐良在制炮時,請教的阿老瓦丁,從他那得到的幾何學幫助才完成的。
這對操炮手的要求高到讓人髮指!不但要識字,而且必須是那種算術水平非常高,會應用三角定位,還有計算拋物線的才行!
要知道,在軍中找到一個識字計程車兵已經是很難的事兒,現在又要懂數術?而且是漢人沒幾個懂的複雜拋物線?
開什麼玩笑?
如今想當個好兵,不亞於考個童生....
向來以百代文興於宋,萬世普學於此自傲的相公們,直到這個時候才發現....
咱們大宋....好沒文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