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末,趙維一行終於回到新崖山。
早在數天前,瑪雅諸邦盡數歸宋的訊息就經由熱氣球傳回了新崖山。
是以官家趙昺、楊太后以及一眾朝臣傾巢出動,出城十里相迎。以彰寧王功績,是的,以小戰奇謀盡取瑪雅數十城邦,絕對的大功一件,當然值得這樣的隆重。
可惜,陳宜中、蘇劉義、趙與芮等人見趙維的隊伍之中除了圖姆、萊加、多林刺和阿桑之外,好像沒幾個瑪雅人。不由眉頭大皺,心說什麼情況?
一番郊迎大典作罷,眾人結伴歸朝,蘇劉義和陳老爺不由靠到趙維身邊,言語凝重,“不是說瑪雅諸邦只剩科巴未降嗎?怎麼....”
“怎麼就這四個跟著回來了?”
趙維一笑,“其它貴族都讓我遣返回城,約定九月末之前,湊齊三十萬印第安戰士再聚新崖山。”
“這.....”
蘇劉義和陳宜中懵了....
這錯誤犯的太低階了吧?
陳老爺眯眼看著趙維,心說不應該啊,別看寧王年輕,可處事老練,就這麼給放走了?
萬一人家虛與委蛇隨便敷衍,回去之後又變卦了怎麼辦?要是所有城邦聯合起來,聚兵來犯那不更麻煩?
這一點寧王可不會看不出來,陳老爺有點急,“殿下....有什麼後手?”
趙維挑眉,“什麼後手?”嫌棄看瞥了一眼陳老爺,“還用什麼後手?放心,穩當得緊。”
“......”
陳宜中無語,寧王這不是又犯病了吧?
看了眼蘇劉義,意思是你來說吧,我一個銀行行長也不好說太深。
蘇劉義倒是沒推辭,畢竟事關重大,“殿下...怎麼就這般相信瑪雅人?萬一有什麼紕漏,這數月的工夫不就白折浪費了嗎?”
“你看看....”趙維不樂意了,“怎地?你們還信不過本王不成?本王說沒問題就是沒問題!”
“唉!!”蘇劉義暗自一嘆,寧王這不是犯老毛病,他這是飄了啊...
想想也是,二十出頭的年紀,身居高位,又有如此成就,換了誰都得飄。
也不好再說什麼,只是心下決定,要趕緊與相公們商量對策,防止瑪雅人反水。
當然了,這些都是後話,當下還是得按趙維認定的時局來安排工作。
愁眉不展的又道:“那殿下說,咱們不等瑪雅人來新崖山,現在就往各城分派禮官行不行?當然,諸城新降,咱們急不可待的就派人過去有些失了大國身份。”
“可是....”蘇劉義面容凝重,“畢竟這和以往不同,幾十城邦同時歸順,又是未開化的土人,就算為了穩定,各城政務依舊由瑪雅貴族執掌,但是禮官入駐還是很有必要的。”
生怕趙維覺得不妥,蘇劉義馬上列舉起禮官入駐的好處,“一,是能看著瑪雅貴族,起到監督之效,再不濟,若有異動也能及時報與朝廷知道曉。”
“二,禮官不宣講儒學也可把大宋的風土之貌帶進瑪雅,潛移默化之下讓他們漸漸對大宋有歸屬之感,這由為重要!宜早不宜遲!還是現在就動起來為妙。”
見趙維面無表情的看著他,蘇劉義更是心急,乾脆,“我的殿下啊,非我族類其心必異!那些瑪雅貴未必真心歸順,咱們得盯緊才行!”
陳宜中在旁也急聲道:“這一點宜中與蘇相意見一致,大宋現在畢竟就是十幾萬人,要控制千萬之數的瑪雅,中間還隔著一層瑪雅貴族,自當小心行事。”
“對!”有人幫著蘇劉義說話,蘇老倌更來勁了!“依劉義之見,單派禮官都不夠!應該現在就發旨,讓各城貴族送嫡系子孫來新崖山,為朝廷質子!”
陳宜中也道,“我看啊....最好是把奇琴伊察、基裡瓜、科潘還有蒂卡爾這四大城邦的國王都誘入新崖山,直接扣押不許回去了!”
“這樣一來,失去了幾座大城的主心骨,小城也不敢妄動,這才安穩嘛!”
看了一眼跟在隊後的多林刺、圖姆等人,隨後湊到趙維耳邊,“這幾位既然來了....那就別走了!”
兩人你一言我一嘴,說的精彩,把讀書人的權謀之思,馭人之術都搬出來了。
趙維就這麼靜靜的聽著,憋著....
見老師張簡之,還有福王趙與芮就在身後,乾脆把兩人也叫了過來,一起討論。
這倒正中蘇、陳二人下懷,拉攏張師父和福王一起勸趙維。
結果四個人....圍著趙維,絮叨了一路。
最後趙昺也來湊熱鬧...
只不過小皇帝立場鑑定,皇叔的忠實迷弟不是開玩笑的!什麼馭人之術?全是扯淡!聽皇叔的就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