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就從頭開始講吧!”
“在上古時代,有炎、黃兩大部落,合力於中原,大戰九黎諸部。最後敗蚩尤於逐鹿,而定天下。”
趙維從炎黃時代開始講起,似是徐徐展開一副畫卷於三人面前。
從炎黃定世,到堯舜之治,再到大禹驅黃龍而定江河,乃傳有夏。從夏講到商,再到文王觀伏羲八卦得創周易。
從東周的春秋戰國,再到始皇掃六合。
從大漢天威,威服四海,到漢末之亂,五胡南下。
從隋唐一統,江山盛世,再到五代十國,紛亂成災。
最後講到大宋,講到大宋立國之基,講到因十代之亂而埋下的禍根。又講到靖康之難,還有緊隨而來的與蒙古人的數十年戰爭。
趙維講的不細,只說一個大概,也講的沒有偏重,有好有壞,有漢人的輝煌,也有漢人的悲哀。
包括大宋之羸弱,也毫無避諱一併說出。
最後,說到崖山海戰,說到遠赴扶桑。
三人靜靜地聽著,雖然有些都早有耳聞,但是聽寧王講出,卻是別有一番感悟。
只是那感悟太過縹緲,無法用言語表達。
等趙維講完,阿爾克三人也只是一聲長嘆,由衷道:“漢人的故事...很精彩!可惜...我們不曾參與。”
波瀾壯闊,跌宕起伏。
三人雖然除了本族的歷史沒聽過別族過往,但是也可以肯定,應該沒有哪個民族有漢人這般精彩。
但也正如阿爾克所說,他們畢竟是外人,不曾參與。
“是很精彩!”
趙維臉上不由現出驕傲之色,滿是身為漢人所發自內心的自豪與慶幸。
“可是。”阿爾克話鋒一轉,“殿下和我們說這些的意思是什麼?”
趙維不會無緣無故地講故事,還講的這麼多,這麼特別。
趙維笑看三人,“這也將是你們的歷史,你們的故事!”
“......”
三人驚訝,“殿下......”
“不明白吧?”趙維依舊笑著,簇擁三人繼續走著。
“我其實想告訴你們的是......”
“炎黃二帝合兩大部落而定鼎中原,所以,我們漢人也叫‘炎黃子孫’。”
“戰蚩尤而並九黎,所以,我們的百姓也叫‘黎民百姓’。”
“周禮乃定:服章之美謂之華,禮儀之大謂之夏,便有‘華夏’之稱。”
“服古蜀並華夏,納百越而得南疆。五胡亂華,終得宇文、拓跋、慕容諸姓。”
“到了現在宋治之人,有金、遼之民,甚至蒙古血脈,都在華夏之列。”
“我想說的是,自古以來,我華夏漢人不是一個民族,更不是血脈相傳...狹隘種群。”
“血脈之親只在一姓之內,而百姓、百族合而為漢!”
“不可否認,中原漢族確實是主體,但我們從來都不是唯漢獨尊的民族。”
“我們是一個只要你自許華夏,認我服章之美,懂我禮儀之大,便可自稱漢人的文明。”
三人渾身一震,驚的定在當場。
阿爾克聲音顫抖,“殿下是說...我們也可稱漢人?”
“當然。”趙維回答的斬釘截鐵。
“在你們的認知裡,可能血脈之別,就是奇布查、庫斯科,就是瑪雅和加勒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