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維那還沒說完呢,瞪著陳宜中,“您老這個行長乾的也不咋樣!現在就一個總行,沒有一家分行,還不趁機攝取經驗?還有心思在這看熱鬧呢?”
“等到奇布查各行開起來,等到銀行遍佈扶桑,幾十家分行等著你調配,到時,你知道有多複雜嗎?”
陳宜中也在下汗,“多,多複雜?”
趙維,“我就說一點,瑪雅的利率和奇布查一樣嗎?阿茲臺克的物價和庫斯科差多少?這中間有多少門道?一步錯就是幾十萬幾百萬的誤差,你這個銀行怎麼辦?”
“嚓!”陳宜中爆了粗口,真夠嚇人的。
“走了!!”調頭就走,可不在這兒提心吊膽的。
而一眾官員聽到這兒,都要瘋了。
他們也得學?而且...好像比武人要學的更多,更復雜。
可不更復雜?
趙維又指著曹慶燻和兵部侍郎,“戶部、兵部、禮部、吏部,哪一個輕鬆?”
“新的戶籍制度,有多少需要斟酌,需要結合當下民情的?兵部比太尉還要艱難,因為你們不但要學太尉學的東西,你們還有別的任務。新戰法、新時代下的後勤保障,軍民協調,這都是要你們重新去學的。”
“而且,你們不但要自己學會了,還要總結出經驗,讓後來人少走彎路。”
最後,把目光對向蘇劉義、陸秀夫等人。
結果,這幾位非常有自知之明,“不用說了,我等身邊朝廷肱骨,要學的更多!”
“沒錯!”趙維心中大讚,很上道嘛。
蘇劉義和陸秀夫卻快哭了,任務好重,好難受。
他們要學,要總結的東西確實更多。
而且,他們意識到一個大問題,趙維這是在幹什麼?
他在分割士大夫階層!也不是他有意分割,而是時代使然。
時代變了,原本只說聖人學說,便可治天下的時代似乎要過去了。他們每個人都要改變,不光武人,文人改變的更多。
他們要依照自己的職務進行改變,從而產生無數個分支。
是的,是無數!
將來,兵部的文人與軍中的將領一樣,要學治兵之道。
戶部的文人要學戶籍之法,還有工學之道等等。
這不是趙維逼著他們分割,而是時代在逼著他們。
不改,則失。
不改,就要被淘汰。
如此一來,將來哪還有文人和武人?更別提文武之爭了。
當然,相應的,可能會產生一些專業家族。
比如,專業兵道的武勳世家?專於戶籍的世家?工學世家?
也會有矛盾,也會有鬥爭,但是,之於將半璧江山都玩沒了的文武之爭,那還算事兒嗎?
“諸公...各位!”趙維在一片藹然沉思之中突然發聲。